第一百六十六章亂世起(1 / 2)

元啟二十年,歲次癸醜。六月丁亥朔。敢昭告於秦氏之陵。護國軍候——秦氏,無憂!薨於賊人之手,年僅弱冠。山河同悲,蒼天遺淚。

今宇王率文武百官祭軍候英魂,昭告全國,守喪哀悼。臣民縞素,止宴樂婚嫁。嗚呼哀哉!

一旨祭文通告整個帝國,秦無憂斃於審判王庭之事人盡皆知。宇王悲痛至極,詔令以天子之禮葬秦無憂衣冠,行國喪之儀。

國喪之下,幾家歡喜幾家憂愁。秦無憂身死,秦解語北征依舊,抽身不得。那被封山的長白嶺當屬最為歡喜。借此絕佳之機,得以重出江湖,重回六大世家之列。憂愁之處也多不勝數,秦川舉喪哀悼,紅秀坊不再製衣,天下闌珊苑盡數關停。光是這一項,便讓那些無處快活的風流雅士頭痛的厲害!

而迷惘峽一戰後,大雪山,名劍山莊先後發聲,一呼而百應。羅生堂,邪宗成了眾矢之的,與六大世家帶領的自詡正道人士已成不死不休之勢。而那劍聖與天辰子兩位江湖泰鬥卻是對此置若罔聞,全無動靜,不知是何立場?

正邪之爭,隨之爆發。借此時機不達目的者亦比比皆是,一時間,江湖上冒出許多自稱邪宗教徒,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以謀私利害人。當中自不乏那些正道人士,為報私仇,給他人扣上一個邪宗教眾,羅生堂叛逆的帽子。整個江湖紛亂不止,處處腥風血雨。

江湖如此,國戰亦不外如是。宇王挑起戰端,一統北洲。梁,蕭,越三國自不甘心滅國,合而謀之,共抗宇國。四邊戰事盡起,整個北洲自此處處殺戮,滿地白骨,生民塗炭,唯恐避之不及。

亂世自秦無憂死後而起。。。

越國,楚州之西的天水郡,本該是熱鬧非凡的城鎮,如今卻因遭逢這亂世,顯得蕭條了許多。

為防宇國大軍犯境,越國強抓壯丁充軍,又橫征稅款斂財,已充軍資。強征暴斂之下,民怨沸騰。落草為寇,打家劫舍者自頻頻滋生,讓這份蕭條又憑添了幾絲恐懼。

如今這街上往來之人以是少之又少,僅有的那麼幾個也是行色匆匆,生怕招來無妄之災。此刻,剛剛入城,在主街上隨意遊逛的兩道悠閑身影的出現反倒是顯得格格不入起來。

兩道身影為一男一女,穿著雖算不上富貴,但也稱得上光鮮亮麗。男的青衫著身,帶著一副對任何事都無所謂的懶散之姿。女的一席白衣飄飄,又有輕紗遮麵,更顯飄逸氣質,神仙風采。

自遠處看來,兩人仿若神仙眷侶,天造地設的一對。隻是從兩人一路走來,一直保持著三個身位的距離與彼此相敬如賓的態度來看,兩人不過也隻是看上去像是一對而已。

行過半個街麵,兩人方才在主街上最大的一家酒樓駐足。青衫男子一副懶散模樣的看著眼前的酒樓,朝身旁女子出言道:“瑤光仙子,為何要選在此處?”

“他們家的八寶鴨很好吃。”雲夢澤的瑤光仙子說過,便邁步走了進去。

男子微微一笑,邁步跟上。酒樓內客人少之又少,僅有的三桌也都是提刀帶劍,一臉凶相的江湖俠客,各自飲酒吃肉,說著近日趣事,當中不乏將自己的威武誇大到極致,越說越是離譜。

跟著瑤光仙子尋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後,男子眼神四下隨意張望間,見街邊有一處以無人問津的酒肆下,自顧自的開口道:“我有個朋友,他很有錢,出門在外卻偏偏要選那路邊酒肆。明明很摳,還非要為自己找一個自命風雅的理由。”

點好了一桌子豐盛吃食的瑤光,示意小二可以離開後,方才輕笑著回答那男子之言道:“誰人不識玉楓扇,冠絕風華此天下。怕是隻有侯爺您才把這份風雅,說成是摳門了。”

被瑤光喚作侯爺的青衫男子不是別人,正是被劍侍洞穿,墜入河中“身亡”的護國軍候——秦無憂!此刻卻是褪去天衣,與瑤光仙子在此談笑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