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
過了二月二之後,春耕的活動就徹底的展開了。
今年的農作物種子,不管是土豆、玉米、地瓜,還是辣椒、花生、番茄,一樣都不缺。
整個大唐,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東西,如今都在努力。
畢竟,農業是一切的根本。
就連李寬也是親自帶著程靜雯和武媚娘下地幹了半天的活,體驗了一下為何會有隻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地這句話的含義。
之後,他就開始馬不停蹄的不斷的視察各個作坊和工地。
這個做法跟以往的帝王都是不大一樣。
哪怕是李世民很重視民生,但是他幾乎沒有去作坊城的各個作坊視察過。
哪像是李寬,不僅親自帶著一堆大臣去到各個作坊視察,每到一處還要發表各種各樣的發言。
所以整個春天,長安城的勳貴百官也好,商家百姓也好,都會不斷地在《大唐日報》上麵看到類似下麵這樣的文章。
《太子殿下視察米其林輪胎作坊,作出重要講話》
《太子殿下視察水均製作所,作出重要講話》
《太子殿下視察勞牛發動機作坊,親切的鼓勵作坊的匠人們要勇於創新,開拓進取》
……
許多匠人非常強烈的感受到自己的社會地位在上升。
朝中百官也都是聰明人。
當朝太子這麼重視的事情,他們不管是真的重視也好,還是做一做樣子,肯定都要表示自己的積極性。
一時之間,作坊城的各個作坊都在忙於接待各路官員。
今天是戶部的侍郎來視察,明天是萬年縣縣衙過來詢問有什麼需要幫助的。
後天則是觀獅山書院的教諭們過來參觀訪問。
好在商人們最擅長的就是迎來送往,雖然剛開始的時候給他們帶來了一些困擾,但是跟獲得的好處比起來。
那簡直就是什麼都不算。
“水均,到了現在為止,我才覺得開設作坊這個事情,算是真正的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啊。”
點都德裏頭,洪益心情很是不錯的水均喝著小酒。
最近一年,他們兩家的作坊都發展的非常快速。
財富對於他們來說,重要性已經不是那麼的高了。
更多的時候,他們關注的是自己社會地位的提高。
而這段時間長安城風向的變化,算是讓他們感受到了自己社會地位的變化。
“嗯,多虧了太子殿下啊,要不然哪裏有我們的今天?
要是沒有太子殿下,估計我還在蜜桃村種桃樹,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呢。”
水均這些人對於李寬的忠誠度,絕對是非常高的。
一方麵,他們是觀獅山書院的學員,算是門生子弟了。
另外一方麵,他們又都跟大唐集團關係密切。
再加上商人普遍都受到了李寬的好處,自然沒有理由去反對李寬了。
“聽說陛下已經到了揚州,很快就要回到長安城了。
現在許多地方都在傳太子殿下什麼時候登基呢。”
水均這些人,自然是希望李寬早點登基為帝。
這樣子他們懸在上麵的心,才能真正的落地。
“聽說陛下的船隊剛剛到達廣州的時候,陛下就已經對廣州城的官員們透露了今年要禪讓帝位給太子殿下的意思。
再加上之前長安城裏頭的各種傳言,想來應該是很快了。”
說到這裏,洪益的心情也有點激動。
他們等這一天等的很久了。
“那實在是太好了,越快越好啊。”
……
“長孫兄,長孫司空就跟在陛下身邊,他肯定最清楚陛下的意思了。
你說外麵傳的那些事情,是真的嗎?”
長孫府中,鄭海親自登門拜訪。
很顯然,作為滎陽鄭氏在長安城裏頭的代表人物,他也是非常關注李寬登基的事情。
在他看來,沒有聽說李世民身體有什麼特別不舒服的事情。
按照正常的理解,沒有哪個帝王會主動的禪讓的。
“我也是前幾天剛剛收到阿耶飛鴿傳書的信件才確定這個事情的。
所謂的空穴不來風,這個事情傳的這麼開,應該就是陛下有意為之的。
要不然這種事情,誰敢這樣子討論呢?
這不是逼宮嗎?
太子殿下也沒有必要這樣子做啊。”
長孫衝的這話,像是一盆冷水潑在鄭海頭上。
本來他還有點幻想,覺得是不是李寬在背後搞事。
自己正好可以考慮聯合一幫人,是不是也玩一出“清君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