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親自參與的了解,自然是比道聽途說的要強很多。
再加上他本來就是個聰明人,很容易就能抓住重點。
“大食帝國的創始人默罕默德確實是一個少有的雄主,能夠讓大食帝國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快速崛起,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不過正因為他們采取了特殊的體製,而他們的這種體製之下,對統治區域的百姓都有很多相關的要求。
雖然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遭到很強烈的反對,但是一旦百姓們接受之後,幾十年後,大家對這個國家的認同感就上來了。
之前寬兒不斷的支持孔子學院在各個番邦屬國設立分院,朕其實還是有一些不理解的。
特別是在鎮北道這些地方,更是安排設立了大量的學堂和夜校,給當地百姓傳授識文斷字的本事。
現在看來,這其實也是一種同化,一種文化上的同化。
隻有文化上有著相同認可的人,才有可能組建成一個團結、強大的國家。
突厥人也好,回鶻人也好,薛延陀人也好,亦或是高句麗人、新羅人和倭國人,隻要認同我們大唐的文化,隻要言行舉止都跟普通唐人一樣,那麼他們就是真正的唐人。
相反的,如果有些人身在大唐,但是衣食住行還是保持原來的行為,那麼他們哪怕是加入到了萬年縣或者長安縣的戶籍,也不算是真正的大唐人。”
李世民覺得自己的段位已經比較高了。
如今的他,看很多問題都已經到了“看山還是山”的境界。
“陛下說的沒錯,不過大食人的這一套,比我們的要狠多了。
我們前往不能讓這一套東西進入到大唐,特別是西域那一塊的地方。
一旦當地百姓被大食人的這一套東西給忽悠了,那麼我們大唐要想讓西域省真正的跟朝廷一心一意,就需要花費非常大的代價。
甚至這些人表麵上一套,背地裏又是另外一套,不斷的給朝廷創造難題出來。”
房玄齡現在對大食人的忌憚心也越來越重了。
沒有親自待在那個氛圍裏頭,是很難理解那種東西的影響力的。
這些東西很難說它是好是壞,隻能是它不適合大唐。
“這一次我們雖然在波斯港給大食帝國一個下馬威,然後又把旁邊的那個港口給滅掉了。
但是大食人的優良港口很多,我們要向全部毀掉估計也是比較困難的。
最關鍵的是我們不可能每一個港口都安排人去掌控。
這種情況下,我覺得這一次的行動,最好就是把重點放在海船和造船作坊的毀滅上。
至於跟大食帝國的相處,我倒是覺得可以考慮留一點餘地,大家以後說不準還能有合作的機會。
或者哪怕是他們心中不願意合作,我們也要逼著他們坐下來合作。”
房玄齡的這個觀點,一說出來就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大食既然是一個可以跟大唐掰手腕的國家,那麼想要依靠兩三萬人的艦隊就把他們滅掉了,顯然是不現實的。
後世辮子朝的時候那麼落後的狀態下,從第一次藥片戰爭到亡國,也續命了七十二年呢。
更何況是還處於鼎盛時期的大食帝國。
大唐想要滅掉大食,不是說完全不可能,隻是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現在沒有必要這樣子做。
至於大食帝國這邊的石油資源,一方麵是這個時候的石油需求還沒有緊缺到那種程度。
另外一方麵,南陽地區其實也是有石油資源的。
如果能夠開采出來,短時間內是可以滿足大唐的需求的。
至於以後的事情,完全可以等到大唐的科學技術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之後再來。
有朝一日,後裝槍成為大唐的標牌,火炮布滿了戰艦的時候,再想占領大食帝國的這一片領土,難度就沒有那麼高了。
“寬兒之前就是這麼安排的,楊七娃都已經把寬兒的意思跟朕彙報過了。
現在看來,這個辦法還真就是最好的辦法。
我們攻打大食帝國,一方麵是要給他們一個教訓,告訴他們大唐不是好惹的。
讓他們不要閑著沒事來招惹我們。
另外一方麵也是想要掌控西洋的貿易,讓我們的商人能夠從海外貿易之中獲得更多的利潤。
讓我們的各行各業能夠因為海外貿易的原因變得興盛。
這麼一來,我們的各種付出才是有價值的。”
要是李寬在這裏聽到李世民這麼說,心中肯定是會感到非常欣慰的。
折騰了這麼多年,總算是把李世民的想法給轉變過來了。
甚至整個大唐朝堂上的高官,想法都有一些變化。
這個是非常難得的。
畢竟很多事情,不是你說幾句就能讓人家更換想法的。
“陛下,我們在大食人的各個港口燒殺強奪,這種情況下還要對方坐下來跟我們和談。
是不是有點一廂情願了?”
長孫無忌這話,有股酸酸的味道。
“長孫司空,大食這些國家,人家可不會跟我們講什麼仁義道德。
對他們來說,誰比較強大,他們就認為你值得尊敬,可以跟你坐下來平等的談判。
至於在此之前雙方發生的齷蹉,雖然不可能完全一筆勾銷,但是卻不是追究的重點。
當然了,如果有朝一日我們大唐沒落了,那麼他們肯定會變本加厲的對待大唐。
你看吧,等到我們真的把大食人的港口給掃蕩了一遍之後,再安排使臣去麥加跟他們的哈裏發接洽,肯定會有意外的收獲的。”
狄仁傑自然是要支持自己師父的意思。
再說了,他心中也是認可李寬的觀點的。
所以這個時候,他立馬就跳出來反駁長孫無忌的觀點。
“禮義廉恥這個東西,對於番邦屬國來說,還真是沒有特別大的用處。
這一次出征,如果每個港口都有波斯港那樣的收獲的話,基本上也夠水師的花銷了。
如果到時候還能讓大食人配一筆錢的話,那麼就更完美了。”
李世民顯然也是認可狄仁傑的觀點的。
接下來,大唐水師便開始了自己在大食帝國各個港口橫行霸道的生涯。
沒有集中在一起的大食水師,根本就不可能是大唐水師的對手。
隻能是一艘一艘的成為俘虜,或者是沉沒到了海底。
……
“西洋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這裏的氣候環境跟長安城非常的不一樣。
這裏的土地,有很多都是沙漠。
但是在沙漠之中,據說有很多的綠洲。
但是偏偏又是在這樣的土地上,還有不少的河流,甚至在大食帝國的腹地,還有兩條非常大的河。
我們的船隊是沿著南天竺王國的西海岸往西北方向而去的。
最開始的時候,是在大食帝國的波斯港停靠的。
在這裏,我親眼見證了大唐水師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
得益於將士們的英勇作戰,我們很順利的打敗了大食水師。”
在“妖言惑眾楊本滿號”的一處船艙裏麵,兕子正拿著一支鉛筆在奮筆疾書。
受到小玉米的刺激,兕子也覺得自己應該寫點什麼,出版成書籍。
這樣才不辜負自己的人生。
現在來到了西洋,最好的素材就是跟西洋相關的各種東西了。
所以到了波斯港,兕子就開始了自己《西行漫記》的書寫。
剛開始的時候,改改寫寫,不算很順利。
不過慢慢的找到了感覺之後,兕子寫起文章來是越來越順手了。
她本來就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
如今又有這麼好的素材,自然能夠寫出不錯的東西出來。
“波斯曾經也是一個文明古國,曆史非常的悠久。
他們在這片大地上創造了不少的的奇跡。
甚至在西洋的一處角落,有一個海灣就叫做波斯灣。
這裏海港林立,許多西洋的商家都會在波斯灣的港口落腳,把自己的商品售賣給當地的商家或者是百姓。
得益於大食帝國這幾年的不斷擴張,大食帝國內部的各種物資算是比較豐富的。
百姓們手中普遍也有點錢財,所以商人們在這一塊土地上,很容易掙到錢……”
寫寫停停,兕子不斷的忙碌著。
至於小玉米,這個時候也是在忙著完善她的《海底兩萬裏》。
等到回到長安城的時候,她就準備正式的出版這本書了。
“兕子,寫這種遊記,其實有一種取巧的辦法,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寫出很多的內容。”
狄仁傑跟兕子的感情很好。
船隊已經接連滅掉了大食人好幾個港口,進入到了波斯灣海域。
雖然隨時都有可能碰到大食人的船隻,不過整個西洋已經找不到一支可以直接跟大唐水師的規模相匹配的水師了。
並且,已經知道大唐水師厲害的大食水師,這個時候沒有幾艘還有勇氣出來跟大唐作戰。
他們雖然勇敢,但是勇敢並不表示沒有腦子。
明明是送死,何必呢?
所以狄仁傑在船上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任務了。
“什麼取巧的辦法?”
兕子對於自己丈夫的才華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如果能夠更快更好的完成《西行漫記》,他自然也是樂意見到的。
“很簡單啊,你就找幾個人采訪一下,把他們的人生曆經整理成一個小故事,這就是最好的素材了。
長安城的百姓估計也很有興趣,大家很想知道大食人的日子是怎麼過的。
普通牧民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小商販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大食將士的生活有是怎麼樣的。
單單描寫這些東西,就夠你寫很多了。
當然了,你也可以適當的介紹一些大食帝國的曆史,以及被大食帝國吞並的國家的曆史。
這麼寫來寫去,隨隨便便都有幾十萬字呢。”
狄仁傑可不想看到自己媳婦天天在船艙裏頭埋頭寫東西。
明明有捷徑可以走,沒有必要那麼辛苦啊。
單純的依靠自己的編寫,這本書肯定是會寫的非常困難的。
但是有了一些故事打底,許多事情就容易很多了。
風土人情,餐飲美食,氣候環境,人文社會。
各種各樣的東西,完全都可以揉入到《西行漫記》之中。
有了狄仁傑的這個提示,兕子在後麵的進度自然也就上來了。
李世民這些船上的人,成為了她的書的第一批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