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5章 小姨子的新動作(1 / 3)

郭立青曾經是藍田縣的一名農戶。

去年朝廷鼓勵關內道的百姓移民鎮北道,並且一如既往的給出了許多豐厚的條件。

想著繼續留在藍田縣,估計這輩子也都是一個在溫飽問題上掙紮的農夫,年過三十的郭立青,帶著自家婆娘和孩子,選擇了移民鎮北道。

雖然他今年才三十四歲,但是他們家大郎卻是已經十七歲了。

家中老二也已經是十五歲了。

也就是三娘子今年才十三歲而已。

正因為家中有三個壯勞力,郭立青才敢冒著一定的風險移民去鎮北道。

好在大唐對於移民已經算是非常有經驗了。

再加上現在各種鐵器的產量也比較高,所以這些移民的百姓去到鎮北道之後,都能分到足夠的農具。

至於居住的房屋,由於時間問題,當地官員直接是協調了一批帳篷,讓大家感受了一把遊牧民族的生活。

等到開春以後,郭立青立馬就帶著一家老小開始忙碌了起來。

哪怕是隻有十三歲的郭三娘,每天都分配了不少的活。

大家的吃飯問題,全部都交給了她來負責。

郭立青算是比較幸運的。

他分配到的地方屬於定襄城管轄。

屬於最早一批分配到土豆的區域,也有觀獅山書院的學員專門協助指導大家如何種植土豆。

郭立青本來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夫,對於種植莊稼,有著本能的天賦。

土豆的種植,本身並沒有什麼非常特別的東西。

隻不過之前大家沒有接觸過,現在有人教了,自然立馬就上手了。

所以郭家的地,很快就陸續種上了土豆。

當然了,既然來到了草原,肯定也都是要想辦法養上一些牛羊的。

鎮北道的牛羊馬匹價格都比長安城要便宜。

對於這些移民的百姓,由於每個人都能分配到一百畝的土地,沒有奴仆的幫忙下,肯定是沒有辦法全部都種上糧食的。

這個時候有幾隻牛羊來養殖,自然是最好的。

當地官員顯然也是早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給每家都分配了一頭牛,一匹馬,外加幾隻羊。

當然了,除了每人免費分配的一隻羊,其他都是要錢的。

這個售價明顯低於市價,並且還可以找大唐皇家錢莊借貸,一年內免除利息。

這麼優惠的條件,沒有誰會不要這些牛羊。

畢竟有膽子當移民的,顯然都是已經做好了各種心理準備。

有了這些東西之後,郭立青的生活很快就有了大的變化。

雖然手中的錢財都已經花的差不多了,但是郭立青並不慌亂。

眼看著土豆一天天長大,郭立青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正常來說,土豆一年種植兩季是沒有問題的,甚至個別地方還能種植三季。

但是鎮北道這裏的地理環境,顯然是隻能種上一季。

好在李寬為了發展鎮北道,把這裏定為土豆種植的示範區,短時間內倒是沒有競爭對手。

所以當到了挖土豆的時候,就是郭立青開始享受美好的時候了。

土豆在大唐還沒有全麵鋪開,但是在鎮北道已經是大規模的種植了。

按照現在的種植規模,土豆在鎮北道肯定是消耗不了那麼多的。

這麼一來,土豆挖出來之後肯定就要運輸到外地進行售賣。

這個時候,就到了考驗大家的時候了。

是把土豆售賣給收購的商人,還是自己運輸到其他地方售賣?

同樣的一斤土豆,在鎮北道的話,是賣不出多好的價格,一文錢一斤都是價格高了。

但是郭立青可是知道,去年年底的時候,在長安城那裏,你就是花十文錢也買不到一斤土豆。

今年肯定沒有那麼誇張,但是他覺得一斤土豆在長安城裏頭賣個兩三文錢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鎮北道的冬天,是做不了什麼事情的。

認真的考慮好幾天,郭立青帶著郭大郎,拉著兩馬車的土豆朝著長安城而去。

馬匹是自家的馬,但是馬車卻是租借來的。

算上租借的花銷和來回的成本,如果土豆在長安城賣不上價錢的話,郭立青估計就要虧本了。

好在土豆的好,去年就已經在《大唐日報》上麵被瘋狂的報道了一輪。

所以倒是也不用擔心到了長安城賣不出去。

無非就是價錢是多少的問題。

一路上,郭立青碰到了不少跟他們一樣,拉著土豆去長安城的人。

這讓郭立青的心中多了一絲的憂慮。

去的人多了,競爭自然就激烈了。

雖然長安城百姓已經見識過土豆的高產量,願意花高價去購買土豆種子。

但是這個高價,也是相對的。

一旦賣土豆的人多了,價格是不可能高到哪裏去的。

畢竟除了種植土豆,農戶還可以選擇種植玉米、地瓜、花生等一係列的新式作物。

結合作物的產量和價值,再考慮哪個東西的種子便宜,性價比高,大家就會選擇哪個。

所以等到郭立青和郭大郎來到長安城的時候,發現自家的土豆很受歡迎,很多人來看,但是看到那高昂的售價之後,願意購買的人卻是不錯。

“阿耶,要不我們降價售賣吧?

我看有些人已經開始降價了。

按照現在的價格,我們還是能掙不少錢的,比在鎮北道那邊直接售賣給商人要多了好幾貫錢。”

眼看著天一天比一天冷,郭大郎心中很是擔憂。

這要是到時候下大雪了,把路給封了,還怎麼會鎮北道?

雖然不回去的話,在藍田縣的老家混個冬天也不是問題。

但是畢竟一家人分隔兩地,這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場景。

“降價這個事情,一旦開了頭,就很難停下來了。

我們的土豆,如果人家隻是買回去當成口糧的話,普通百姓肯定是不會購買的。

因為一斤土豆的售價頂得上好幾家稻穀了,誰會傻乎乎的去購買?

但是勳貴富商的話,很多他們自己在鎮北道就有種植土豆。

他們根本就不需要對外購買。

這種情況下,除非有商家大量的收購土豆,否者一旦降價了,價格就再也回不去了。

我們不能開這個頭。”

郭立青還沒有到走投無路的境界,自然是不願意降價售賣的。

“可是這麼等下去也不是辦法啊。”

郭大郎這話,說的一點也沒有毛病。

所以郭立青根本就沒有辦法反駁。

“讓我再想一想,我去旁邊油條攤子買兩個油條充充饑。”

一時不知道怎麼辦的郭立青,直接找了個借口就走開了,留下郭大郎在那裏看東西。

油條這個東西,當年從楚王府傳出來之後,很快就風靡長安城。

各個坊間,基本上都有油條鋪子。

一些售賣早點的鋪子,更是專門增加了售賣油條這個玩意。

而這兩年各種食用油的產量的增加,讓油條這個東西變得更加盛行,售價也更加的親民。

“夥計,來兩根油條!”

郭立青從懷裏掏出一枚開元通寶。

雖然唐元在大唐已經流通了很多年,但是郭立青還是比較喜歡使用開元通寶。

隻有沉甸甸的銅錢在懷裏,他才能感到安心。

這也是開元通寶一直沒有辦法完全被唐元取代的重要原因。

好在大唐皇家錢莊的唐元,主要是朝著取代大麵額的交易這個方向去的。

像是一百元的唐元,它的使用頻率其實還是不低的。

許多商家都非常喜歡。

這玩意可是比銅錢要方便多了。

“好嘞,您稍等!”

天氣冷,客人也不多。

夥計很快就從油鍋裏頭撈了兩個油條在旁邊晾了晾,等到沒有什麼油滴下來的時候,才拿一小張油紙包著油條的頭部,遞給了郭立青。

肚子有點餓的郭立青,也沒有客氣,直接就咬了一口油條。

隻見他三下兩除二的就把一根油條給吃掉了。

完了還意猶未盡的舔了舔嘴唇。

剩下的一根,得拿過去給自家大郎吃。

郭立青不舍的看了看油鍋裏頭的油條,沒有舍得再買兩根。

“阿耶,這油條的材料隻是普通的麵粉,但是油炸之後的口感卻是變得非常的不錯。

你說如果我們的土豆也拿去油炸,會不會口感也很不錯呢?”

郭大郎一邊吃著油條,一邊異想天開的提出了一個想法。

一直以來,他還沒聽說誰家的土豆是用來油炸的。

但是現在吃著油條,他卻是覺得似乎油炸也不是不可以啊。

畢竟麵粉製品都可以油炸,土豆為什麼就不可以呢?

“這麼大一顆土豆要是扔到油鍋裏頭,估計外麵的過火了,裏麵都還是生的吧。”

“這個問題很好解決,我們可以把土豆切成塊,或者是切成絲或者是切成條啊。

阿耶,如果我們能夠找到土豆的新吃法,把我們的土豆全部製作成炸土豆條,那麼售價肯定會完全不同。

到時候不僅把我們這兩馬車的土豆銷售問題給解決了,還給以後的土豆銷量帶來了新的機會。

哪怕是其他種植土豆的農夫,都要感謝我們呢。”

郭大郎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不錯。

一旦成功,這可就是名利雙收的事情啊。

作為一個在鎮北道的時候讀過幾個月的書,認識幾個字,思想受到了一點熏陶的十七歲棒小夥,郭大郎還是有一些想法的。

他的身高很矮,家裏有沒有什麼錢財。

如果沒有什麼其他發財的機會的話,是不可能找到什麼好的婆娘的。

到時候要逼著自己去找一個草原上胡人女子為妻,這是郭大郎不能接受的。

胡人,再漂亮也好,頂多隻能當個妾氏啊。

“這個真的可行?”

郭立青想了想,似乎沒有找到明顯的漏洞。

“阿耶,行不行,直接試一試不就可以了嗎?

旁邊那個油條鋪子,你不是剛剛在那裏買了兩根油條嗎?

我們過去跟夥計打個招呼,借他們的工具試著炸一下薯條。”

郭大郎是肯想,也肯幹的人。

當他覺得自己這個主意非常不錯的時候,怎麼也忍不住了。

“油炸土豆條也是需要消耗油的,人家憑什麼給我們使用啊?”

郭立青有點擔心自己過去請求幫忙會被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