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其中發生了好多事情,少帝被廢,陳留王登記做了皇帝,董卓大力推行新的改革政策,但是,由於觸動了舊貴族集團的利益,所以,並沒有在地方得以推行,反而遭到了地方軍閥的聯合抵製。
前不久,曹操行刺董卓未果,畏罪潛逃,直接導致了地方軍閥與中央政府的全麵對抗,十八路地方軍閥已經初步形成了政治聯盟,打算要共同對付董卓集團,而此時距離虎牢關之戰,也已經時日無多了。
傍晚,月華如水,繁星滿天。
姬然一個人坐在花園涼亭之中,仰望夢幻般美麗的夜空,她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一旦完成了任務,就再也無法回到這個世界了,也許呂大哥會像曆史中記載的那樣,在亂世中隨波逐流,直至孤獨的死去,如同一粒塵埃,消失在曆史的滾滾車輪之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姬然咬破食指,在涼亭中,寫下了這句千百年來令人黯然神傷的幾個字,“呂大哥,希望你能幸福。”
半月之後,汜水關之戰中,董卓部下猛將華雄兵敗被殺,汜水關被攻破,洛陽城的第一道防線被徹底擊垮了,京師震動,董卓親自率領大軍直至虎牢關,虎牢關是洛陽城的最後一道屏障了,一旦衝破了虎牢關,諸侯軍則可以長驅直入,兵臨城下了。
虎牢關與汜水關緊鄰,是洛陽城東麵最重要的門戶,由於兩關距離很近,所以,往往有人將虎牢關與汜水關混淆,以為兩個關隘是同一個關口,其實,不是這樣的。
這場戰鬥對於董卓集團來說,至關重要,而且異常艱辛,虎牢關外,有氣勢洶洶的十八路諸侯軍,而在洛陽城內,又有司徒王允的各種掣肘,讓董卓集團時刻麵臨著腹背受敵的危險。
在這段日子裏,姬然除了時常關注皇宮裏的動靜之外,就是隨時打聽著呂布的消息,關外十八路諸侯都不是泛泛之輩,而且,其中還有三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關羽和張飛,僅僅是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就足有八十二斤重,別說是砍人,就是自由落體,也能把人活活砸死,更何況關二爺天生神力,這一刀的分量可想而知。
還有那張飛,使一條丈八蛇矛,天生殺豬神力,武功卓絕,就連關羽都承認張飛的武功不在自己之下,這兩個武功一流的戰神再加上一個跑龍套的劉備,三個人對付呂大哥一個人,姬然不由得一震心驚肉跳。
三英戰呂布,擺明了就是流氓戰術嘛,人家呂大哥一個人對付你們三個人,你們以多欺少,贏了又有什麼可炫耀的?還三英戰呂布呢,以我來看,應該叫三熊戰呂布才對,呂大哥雖敗猶榮,如果誰能一對一贏了呂大哥,那才叫真英雄呢。
在坎坷不安中,姬然突然聽到了一個好消息,原來關外的十八路諸侯隻是虛張聲勢而已,其實,真正前來參戰的隻有十三路諸侯而已,薊州的公孫瓚大叔壓根就沒有來,而當時的劉備、關羽和張飛正在幫助公孫瓚大叔對付烏桓部落呢,所以,他們也沒有來。
西涼的馬騰大叔,遠在西北的天水郡,同樣屬於西涼軍的一部分,換句話說,馬騰大叔現在也是董卓集團的一員,所以,馬騰大叔怎麼會跟關外諸侯一起反對自己的老板呢?
至於陶謙老伯,由於上了年紀,行走不便,所以,人家壓根就沒來,隻是答應供奉點錢糧而已,而張揚在當時,隻不過是個不出名的小軍閥,他連參加聯盟的資格都沒有,所以,關外的諸侯當中也沒有聽說張揚這個名號。
實際參加虎牢關之戰的,隻有十三路諸侯,其中,真正讓呂大哥比較頭痛的不是袁紹,而是孫堅,就是孫權的老爹,虎父無犬子嘛,孫權都這麼厲害,他老爹自然更厲害啦。
在孫堅的強攻之下,呂大哥並沒有占到多少便宜,但是,也沒有給孫堅半點機會,經過一段時間的激戰之後,十三路諸侯軍跟董卓的中央軍,都已經無力對對方發動大戰爭了,雙方陷入了僵持階段,而此時,洛陽城內糧草充足,可是,關外的十三路諸侯卻物資匱乏,如果繼續僵持下去,戰局就會對董卓的中央軍越來越有利了。
等到十三路諸侯缺兵少糧的時候,呂大哥再率領虎狼之師,殺下關去,如同猛虎入羊群,對諸侯軍一陣窮追猛打,把十三路諸侯軍全部打回老家去(*^__^*)……
曆史仿佛正在沿著姬然的假想在推進,隨著時間的推移,諸侯軍的物資果然供應不上了,而遠在荊州的劉表卻又不肯發兵支援,諸侯軍內部也漸漸出現了矛盾,本來就是各懷鬼胎的聯盟,雖然都是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可是,關鍵時候,誰肯真的去賣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