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院。
有榮王關照,秦先順利在吏部登記,領到腰牌信物,辭去百馨苑的活計,隨即前來報道。
他從吏部獲知,西林院每年三月開班,主學律、治、廉、修四門課,為期一年。
經院內大修考核合格後,有去留兩分。
去是出京為官,外放的官員常流動回京,缺口很大,需要有人不斷填補。
留則是在西林院繼續修行,等候京城補缺,或者一直修練至天境以上,成為西林院的大修。
如今是五月份,他算是格外開恩的插班生。
西林院位處京郊西山腳下,高大氣派的白玉門楹上寫著“天命修身”四字,筆跡如龍飛鳳舞,蒼遒有力。
來人都會情不自禁望上一眼,其中道蘊早已被磨盡。
秦先跟著自稱老於的教務到院舍放下行李,沒來得及歇腳,又被他引至西林院後方的碑林前。
“西林院的西字取自西山,林字並非林木之意,而是取自這片碑林。”
“先賢在這裏留下百餘塊無字石碑,供後人參悟,院裏人來人往,到如今也僅有最前麵這塊無字石碑道蘊仍在,這裏就是你的入院首課。”
老於公式化地向秦先介紹這片碑林。
幾十年來無數批學員在此駐足,都無法參悟這塊無字石碑的道蘊,他對這個剛進階破境的年輕人並不抱有希望。
練氣沒有固定的法門,可由形意相傳,也可由心口相傳。
形意相傳自道物,心口相傳自大修。
道蘊被參悟後即會內化為參悟者的道行修為,失去道蘊的道物便會成為凡品。
若是大修傳道則會折損道行。
所以大修一般不輕易傳道,隻有感應到機緣存在,方肯開壇傳授道蘊。
眼前百餘塊無字石碑前後排相隔七八尺,成一定坡度,錯落有致,站在這塊道蘊尚存的無字石碑前正好可以將其餘碑身盡收眼底。
無字石碑被參悟後,道蘊已盡失,與尋常石碑別無二致,唯有這塊五尺高的石碑道蘊渾厚。
參悟道蘊非一時一刻可以為之。
老於離開後,秦先靜下心來運功感悟,金手指卻突然開啟,無字石碑中的道蘊被激發,濃濃蘊氣撲麵而來。
“原來是先天道物,難怪……”秦先心中恍然,暗自嘀咕道。
沒有產生共鳴,他不再像前番那般尷尬,完全能控製吸收來的蘊氣在奇經八脈間遊走,輔助他感悟原始道蘊。
吸來的蘊氣與無字石碑中的道蘊原為一體,吸收越多蘊氣,越容易感悟此中道蘊。
也因此他仿佛觸及到道蘊最淺顯處,可每次想要掀開它的神秘麵紗,又發現隔得很遠。
這種隔靴搔癢的感覺令他極為無語。
日月輪轉,晝夜交替,他靜坐三天,煉化無數蘊氣,可始終無法參悟無字石碑中的道蘊。
沒有道蘊支撐,煉化來的蘊氣就無法為他所用,遲早會散,精疲力竭下,不由得心生沮喪。
此時正值深夜,殘月高懸,星空冷寂,他站起身來,想要就此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