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交談良久,楊拓這化身雖隻有金仙修為。然其本體乃是大羅散仙,紫微大帝化身更是達到了大羅金仙的極致。
楊拓與碧霞元君相談甚歡,二人交流一些道法,談論一些大道,他也不曾落得下風。
碧霞元君也是能夠感受得到楊拓的不凡,她也不將楊拓當作普通的金仙修士看待,而是將其作為與其同等境界的道友。
兩相交流之下,各自都有不小的收獲。
良久以後,碧霞元君方才開口問道:“道友不在火雲洞納福,此次出山,所謂何來?”
楊拓想了想,這次出來的動機,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老子立道家,天下皆知。
他頓了一下,開口答道:“此次出山,乃因太清聖人立下道家,教化眾生。”
“聖人胸懷天下,澤被蒼生。我雖無至聖之力,卻也欲效仿聖人之徳,為這天下做出一些些貢獻。”楊拓雖說得隱晦,碧霞元君還是能明白他所表達的含義。
老子立下道家,傳播黃老學說,眾人得聞,不少人都從其中看到了一條新的道路。
不同於立下教派,度人超脫,彙聚氣運。立下學說,則是教化眾生,傳播道德,亦是有功德氣運加身。
碧霞元君聽罷楊拓所言,心中也興起了幾分思量。她在大羅金仙之境,停留良久,這未必不是一個新的機會。
雖然心中也有幾分意動,不過一想到自己現在所麵臨的問題。下山立說的心思,也就淡了不少。
碧霞元君收回思緒,這才順著楊拓的言語,繼續交談起來。
“道友能有此心,實乃眾生之福!”
楊拓則繼續說道:“齊國,乃是人族諸國之中,最是人文鼎盛之所,必有不少的大賢降臨於此。”
“我將齊國之地,作為傳播學說的起點,一則是為了能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更是為了能與諸多大賢交流心得。”
“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不同的學說之間,雖有著一些不同之處,卻也容易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雖有可能成為對手,但是也可以借此機會,吸收別人的思想,完善己道。如此機緣,著實難得!”
隨著楊拓的侃侃而談,碧霞元君聽完,更覺可惜。如此機緣,她卻沒有機會加入,以碧霞元君的心緒,都不免有些起伏。
好在億萬年的苦修,也不隻是法力的提升,她的心境,等閑之間也不會產生太大的波折。
如今,不過是因為涉及道途,方才起了幾分波瀾,她很快就將思緒收攏,不再多想。
天地萬物,自有陰陽,有得有失。老子立道家,或許會開啟一個時代。
但也不是說,隻要你下山立下學說,就一定會有收獲。畢竟學說不同於教派,教派是以功法為紐帶,傳播大道,度人超脫苦海,脫離生老病死。
學說更多的則是思維的碰撞,要讓人從心底裏認同,在教化眾生的過程中,促使世界向前發展。
二者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學說之間,看似沒有關聯,其實互相依存,互相爭鬥。
學說之間的爭鬥,其殘酷程度,更勝於鬥法。鬥法乃是以法力高低,神通強弱,來劃分高下。
學說之間則是理念的交鋒,是道途的爭鬥。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