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暢遊曆史(1 / 2)

楊拓聽完孔子所言,心中沉思,他發現了一個問題。他一直想要將史家融入到百家之中,使其立於不敗之地。

卻忘記了史書包羅萬象,也可以容納百家之學說。史家也是有著一統百家,天下獨尊的可能。

當然,即便如此,他也不會這樣做。誠如老子所言,潮起必有潮落。

一統百家,天下獨尊之時,也是故步自封,盛極而衰一日。

後世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成為百家第一,盛極一時。

再往後,儒家就變了性質,成為了腐儒,酸儒。再往後就逐漸衰敗,被人當作糟粕所唾棄。

自少在楊拓穿越而來之時,儒家已經不再興盛。

反而是法家再次興起,大行天下!

雖然楊拓沒有罷黜百家,史家獨尊的想法。但是孔子的話,也提醒了他。

他雖一直想將史家融入諸子百家之中,但卻極其被動。隻是想著交好百家,不爭不搶,自然而然的融入。

這雖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但是略顯被動,主動權在百家之手。隻要百家出現變故,他的史家也會受到影響。

但是現在,他生出了另外一種想法。那就是主動融入,不再等著百家來接受。

他可以先將百家學說融入史家之中,百家之學本就是曆史的一部分。

隻要他將諸子百家盡數記載於史書之中,諸子百家總不能自己否定自己吧!

如此,就可以化被動為主動。雖然都能達到將史家與百家相連的目的。

但是這個過程,卻可以加快不少。

楊拓看了看眼前的孔子,心道:“這不就是最好的開端嗎?”

可惜現在的孔子還沒有立下儒家,不然現在就可以將儒家以及孔子載入史冊。

不過不要緊,他們最後都會去到稷下學宮。

他可以在百家爭鳴之時,一次性將諸子百家都載入史冊之中,可謂是畢功於一役。

待孔子說完之後,卻略微歎息了一聲。

楊拓覺得奇怪,孔子不是已經摸索到了自己的道嗎?為何還在歎氣?

於是,他開口問出了心中的疑惑:“既有所得,何故歎息?”

孔子略微惋惜的說道:“非是吾不懂知足,而是感歎文字的局限。文字雖然記錄下了曆史,但終究有些片麵,不能完整的在現真正的曆史。”

“我不能感受真正的曆史,因而惋惜!”

楊拓聽了孔子之言,也覺得有理。他的史道本不止於此,隻是還不完善,因而尚有缺陷。

不過縱然如此,史書也不隻這麼一點作用,其還擁有不可思議的威能。

楊拓笑了笑,說道:“這有何難?你且看來!”

他說完,心念一動,史書就出現在他的頭頂。

隻見史書金光燦燦,異常耀眼。其放出萬道金光,其上更有玄黃之氣翻湧。

在玄黃之氣中,偶爾還會有各種景象浮現。

或是伏羲於洛水之畔演先天八卦,或是燧人氏鑽木取火,亦或是大禹治水,斬殺蛟龍,降伏水猿。

這些畫麵,看起來並不是很清晰,卻給人一眾曆史的厚重感。使人忍不住就想要去追尋前人的步伐,見識曆史的澎湃。

史書緩緩展開,無數的文字在其上跳躍,飛舞。隨著史書的展開,頭頂又出現了那副曆史長卷。

長卷之上,記載著人族發生的一切,栩栩如生,宛若一條曆史的河流在流淌。

楊拓這時朝著孔子一指,孔子的神魂就離開了身體,輕飄飄的飄蕩在半空。

孔子看著下方的身體,感覺十分奇特。這是他第一次體會到神魂離體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