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楊爺(1 / 2)

若是問一個老外,對天朝印象最深的兩個城市,無外乎帝都和魔都了。

帝都是六朝古都,文化底蘊深厚,而魔都在古代史上自然是要比帝都遜色不少,真正開始引人注目的也是從近代史開始。

一個是政治文化中心,一個是金融商貿中心。

魔都是一個很怪異的城市,例如HK,時不時便會有人諷刺為國外HK,這倒也可以理解,畢竟在二十年前,HK還真是國外的,但是魔都,這是自開國以來就一直是天朝土地的城市,但即便如此,有時也會被冠名為國外魔都。

好吧,扯遠了。

魔都是一個大城市,要比東京都大近兩倍,但是有一點不得不承認,雖然是個大城市,雖然被冠於什麼東方巴黎的頭銜,魔都的城市建設並沒有東京那麼的完整,簡單來說,就是市中心各種高樓大廈,到靠近中外環的地方就……也不能說鳥不拉屎,不過那裏大多都是居民區,摩天大樓出現的幾率的確很低。

而即便是市中心,那種左邊是高樓大廈右邊是低矮平房的情況也不是沒有。

越是大城市,貧富差距就越大。

故事的背景……恩,看到那幾幢大樓了麼,沒錯就是陽台上有花有草還有衛星天線,窗戶玻璃幹淨錚亮,從頭到腳都散發出了一股有錢人味道的私人住宅區。

按照現在魔都的地價,這個小區的一套普通商品房的價格也至少是七乃至八開頭的七位數。

所以這種高端洋氣上檔次的房子注定不會成為目前劇情的主要發展地。

所以,把鏡頭移移移……啊,對,就是那裏,看到沒有?

別露出嫌棄的表情,雖然那裏是髒了點亂了點,但的的確確是人住的地方,毫無疑問。

至於這個地方叫什麼,似乎是叫承德裏。

不是馬德裏,是承德裏,翻譯一下就是承德的弄堂,弄堂那是魔都的特色文化,堪比帝都的胡同。

當然,也並非是每個弄堂都像這裏這麼寒磣,不少房地產奸商會因為弄堂是魔都的特色文化而讓自家小區的名字變成什麼XX裏。

穿過老舊的石庫門,狹長的弄堂一直通到看不清的地方,但等你走到所謂的盡頭時,就會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其實這裏隻是一個破舊的老式小區而已。

至於有多老……如果把它比作是人,那麼現在他該有孫子了。

弄堂的入口很小,小到連一輛轎車都進不去,但裏麵的空間還是挺大的,不但大,而且複雜,說是迷宮也不為過,第一次進來的人若是無人引導,那絕對兩三小時都未必能找到目的地。

腳步聲。

越來越近了。

跑過來的是一個,長得還算人模狗樣的男人,如果他能把身上髒兮兮的衣服換掉那就更加好了,去酒吧裝個B約個炮還是沒問題的。

但是現在這人應該是沒有心情管他能不能玩419,跑了再說。

身後跟著的是四五個彪形大漢,戴著黑墨鏡,一身黑西裝,散發出來的氣場明明白白的告訴眾人:我們是黑社會。

如果要介紹一下前因後果,大概就是這麼一件事,被追的那人家裏出了點事,一時半會也弄不到錢,就算是抵押什麼的,也沒值錢的東西,畢竟銀行不是紅十字……額,即便是紅十字也不會給這個錢的,所以就隻能去借高利貸,然後,他現在就在被追賬。

速度已經要比先前慢上不少了,雖然自己對這裏地形熟悉,但是在速度和體力上還真的比不過後麵那幾條黑皮狗。

完了完了,這下是要被抓到了麼?

雖然說自己可以很硬氣的吼一句要錢沒有要命一條,但是後果如何……黑社會也許不會真的要了自己的整條命,但半條命還是沒問題的,家中已經是哪種情況了,如果自己又受點什麼傷,哪有那個錢來治病?

有了金錢的鼓勵,男人的跑步有力道了許多,但是——終究是一個人,潛力爆發也是有一個時限的。

隻聽到身後的腳步聲越來越近,男人痛苦的閉上眼睛,卻又聽到了,如同天籟般的聲音。

那是老舊的自行車鏈條摩擦聲,有人朝這裏騎車過來。

倒不是想著要找什麼墊背的,這個地方的人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的,充分詮釋遠親不如近鄰,若是因為自己讓別人受了傷,自己心裏不好受,別人家裏會更加不好受,要知道這段時間自己在外麵打工,家裏可都是靠著這群鄰居照顧的,簡直就是天朝好鄰居了。

之所以會認為是天籟,因為來的人……是一個幫手。

這個時候會騎那麼破舊的自行車回來的,應該隻有這個人

現在是下午四點,大部分高中都應該已經放學了,恩,是應該已經,但是依舊有很多高中會把學生留下來加課,不過這也是得看的,加課加的最多的未必會是最好的學校,同樣也未必會是最差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