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張哥去世,再聽到了一些消息,使他對命運有了敬畏!
他提出這個問題,生死是規律,那生命是有定數的,這樣何嚐不是對他自己心裏上的安慰。
首席道士問道:“許神仙,你有什麼看法?”
許帆心裏麻麻批,自己一個假道士,這些是真不懂,隻能隨口胡扯了。
許帆換了個角度,不去討論死生,而是偷換了下概念。
“我來講個故事,假如你見到了一個美女,是什麼讓你做出是美女的判斷。
你會說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子。
對於你來說這是一個以偏概全的說法,你心中是什麼做出一個美女的判斷的。
對,是你的**。
這時你又會反問,那是什麼讓社會做出美女的定義的?
那便是普遍審美!
包含在所有人中的那份對美的理解!
所以,你的美的欣賞既有社會在你身上對美的定義,也有你的那份渴望!
世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既有社會對人的加持也有人自己的感悟,或者他們的天賦!”
“所以,我並不讚同你的話,一旦有了私心道還是道嗎?
你的道隻是你的感悟,並不是真正的道,道是不會改變的。
道的存在,不以堯存,不以桀亡!”
算命先生卻又說:“我的道隻是這個世界的感悟,我隻是體悟到了這個世界的運行準則,自己並沒有私加自己的意誌!”
許帆沒有回答,而是繞開了這個問題,直接發問:“道的定義是什麼?”
“道是世界的本源,是對虛無與有通稱。《易經》曰:一陰一陽謂之道!
道是陰陽交合之物,也是規律……”算命先生洋洋灑灑一通說。
許帆說:“那就是說道是對所有規律的總結,對有與虛無的描述。
對一些琢磨不透的東西的總結,道已經把這些東西定義了,那麼道便不是道了。
道這個字已經出現了,可它超出之外的東西呢,你又用什麼定義?”
“一派胡言!”
眾人都是聽到道之外後神情莫名震驚!
“那我問你幾千年前孟子秉持這性善論,荀子堅持性惡論。
兩人理論是水火不相容,可他們沒想過其實大部分人生下來如同混沌一樣,善惡之性都有,隻是後天影響。
這些人變是天道,而他們說的極善極惡,那便是天道之外,你也可以說成例外!
命運最不可琢磨,你的命是在道之外還是道之內?生死最難參透!”
眾人沒有肯定的回答,也沒有否定。
他們隻是又提出,“那命運是什麼?”
眾人都是露出了迷茫,“自己該如何尋求?”
許帆也沒有正麵回答,“有時候我在想當我死後可以給這個世界留下些什麼。”
“這世界還有誰記得我,我是大夢一場死後醒悟,還是這世界根本就沒有我,活著本來就很累,可站在時間長河之上,沒有人為你誦哭,你隻能孤獨的上路。
當活著成為一次次的攀比、誰都想努力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可大部分人的努力終成了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