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了重複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展現了朋友之間美好的情誼。多次反複出現的景物,是影片更為生動,故事更為飽滿。不僅推動了故事的情節,還展現了友情的力量,在藍雨傘追求愛情時,這些鮮活的人物用自己的力量幫助了藍雨傘。
《藍雨傘之戀》以一種童話的方式展現了一個愛情與友情的故事。主線是紅藍雨傘美好的愛情故事,副線是朋友之間無私的幫助。短短幾分鍾的影片運用音樂、色彩、人設是整個故事十分飽滿,每一個情節設置合理,既表現了愛情的美好,又凸現了友誼的偉大。在有些寒冷的雨天,展現了友情與愛情的溫情。
《藍雨傘之戀》:浪漫愛情故事的表征下,蘊含著對普世規則的反抗。
《藍雨傘之戀》是皮克斯於2013年出品的一部動畫短片,由德國的攝影構圖藝術家薩施卡·昂塞爾德執導。該片獲得第8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豆瓣評分8.3。
對於短片的創作靈感,導演是這樣說的:“某個雨天自己一個人走在街頭時,看見路邊躺著一把被丟棄的破雨傘。這個略帶悲傷場景突然讓我靈光乍現,我在想,在一把破雨傘身上可以發生什麼有意思的故事,於是有了《藍雨傘之戀》。”
故事其實非常簡單,講述了都市夜幕下,萬物都被賦予生命,一群黑壓壓行色匆匆的雨傘中,有一把藍雨傘意外看到了一把紅雨傘而引發的浪漫愛情故事。憑借簡潔質樸的劇情就能獲得奧斯卡提名?顯然不是,影片表麵為我們呈現了一見鍾情的浪漫溫馨愛情故事,而浪漫背後卻蘊含著更為深刻的內涵。
因此本文將從創作手法、內涵表達兩個方麵來深度解析這部提名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獨特魅力。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自身的觀影體驗,談談這部短片的成功對於我們的啟示。
通過寫實的風格、擬人化的手法以及奇特的視角,創造影片獨特的風格魅力
《藍雨傘之戀》的出現印證了那句經典的話——藝術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在我們看來稀鬆平常的一把雨傘卻能給導演帶來靈感,加上其天馬行空的想象,一部浪漫愛情短片就這樣誕生了。
導演最開始是想采用實景拍攝,但由於實施起來十分困難隻好放棄這個念頭,不過寫實風格的想法卻被保留了下來。因此《藍雨傘之戀》雖然隻是一部動畫短片,但呈現出的畫麵極具真實性,一幕幕仿佛就像我們身邊真實的場景。為了達到這樣照片級的視覺效果,當時皮克斯采用了之前從未使用過的技術,全局照明:模擬光如何散發與反射到物體表麵;深度影像合成:能得到三維分層圖像的數據。
每幀渲染的時間成本非常高,有時甚至會超過一天,平均需要花費20-30小時。通常電影拍攝是每秒24幀,但片中為了模擬雨滴滴落的真實節奏,拍攝速度降到了一半,采用每秒12幀。慢工出細活,因此短片才能完美呈現那些生動的擬人化場景,當第一滴雨點如約而至,就好像樂團的指揮揮舞著指揮棒一樣,沉睡的下水管道、窨井蓋、交通燈、雨篷等物品們接到指揮家的信號紛紛彈奏起生活的樂章。
新技術帶來的視覺效果也有目共睹,每一幅畫麵都富含豐富的光線、景深以及陰影,幾乎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如果換成平常的程序化動畫,是肯定沒有這樣逼真的視覺效果。
對於短片的創作靈感,導演是這樣說的:“某個雨天自己一個人走在街頭時,看見路邊躺著一把被丟棄的破雨傘。這個略帶悲傷場景突然讓我靈光乍現,我在想,在一把破雨傘身上可以發生什麼有意思的故事,於是有了《藍雨傘之戀》。故事其實非常簡單,講述了都市夜幕下,萬物都被賦予生命,一群黑壓壓行色匆匆的雨傘中,有一把藍雨傘意外看到了一把紅雨傘而引發的浪漫愛情故事。憑借簡潔質樸的劇情就能獲得奧斯卡提名?顯然不是,影片表麵為我們呈現了一見鍾情的浪漫溫馨愛情故事,而浪漫背後卻蘊含著更為深刻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