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郡
浮石村。
趙煦站在田壟上,在他身邊是府衙官員和村裏的裏正,保長。
北狄秋狩以失敗後,燕郡恢複了寧靜。
眼看馬上就要秋收,這日他便來田間看看。
畢竟民以食為天,亂世之中如果自己做不到糧食自給會非常危險。
同時,他這次也是為了散散心,排解煩惱。
這些日子,楊賀反應不少商賈哭訴經過範陽境內的時候遭受匪徒的劫掠。
似乎一夜間,範陽的盜匪從地裏麵長出來了一般。
他們向範陽官府報案,但是得到的隻是一句,“等。”
這種劫掠在這段時間頻繁發生,導致商賈們損失慘重。
一些商賈嗅出其中暗藏的貓膩,幹脆放棄了燕郡的生意。
還有一些商賈則讓王府將貨物直接運到目的地。
他們不願再承受運輸的風險。
對這點,他自然清楚發生了什麼。
袁立和他玩陰的了。
當然,他還不敢公然做手腳。
但這種肮髒手段卻是他的看家本領。
畢竟,他可是能拿百姓人頭當北狄人頭來冒功的無恥這輩。
總的來說。
由於燕州各郡區域的劃分,燕郡的人想要前往南方,必須經過範陽。
現在,他的貿易路線遭受了威脅。
思緒從這件糟心事中抽出。
他望向金色的稻海。
在微風的吹拂下,低垂的稻穗輕輕搖晃。
這讓他的心情愉悅不少。
幸好北狄秋狩提前了。
那時的稻子還青悠悠的,火都點不著。
若是現在過來,再打上些時日,北狄人一定會放火燒田,那他可就損失慘重了。
畢竟沒有收成之前的百姓,吃的糧食都是王府以前從豪族手中購買的,或是查抄張黃杜三家的。
再收不上來糧食,這些存糧就要吃完了。
“殿下,這稻子個個顆粒飽滿,秋收之後,看來不必再從南方購糧了。”劉福下到田間,摘下一顆稻穗打量。
“趁著天晴的好,趕緊讓鄉民把稻子割了,說不準北狄還會再來。”趙煦對馮正說道。
他是浮石村的裏正,秋收這件事在他的職責之內。
“殿下,這事鄉民們都不用催,一個個都記掛著呢。”馮正笑了起來。
稻子熟了,鄉民比誰都高興。
趙煦點了點頭,現在燕郡施行的田製基本上和當代的包產到戶差不多了。
百姓以戶為單位和王府簽訂契約,約定了他們的耕種年限。
如此一來,他們在自家的田上勞動的多,收獲的便多,最大激發了他們積極性。
同時,府衙將管轄伸到了村裏麵。
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皇權不下鄉,讓豪紳管理鄉間,造成鄉裏管理的混亂和無序。
通過府衙下達政令,裏正和保長必須依令而行,否則就要麵對懲處。
“百姓自耕是一麵,同時你們裏正和保長也要及時催督,為鄉民提供便利,有什麼難題找府衙。”趙煦接過劉福遞過來的稻米。
這些稻米個個豐厚飽滿,見之可喜。
範正點點頭,燕王到來後,鄉間的變化他這個裏正感受最為深切。
以前的官老爺,可不敢再像以前那樣鼻孔朝天了。
而是真真正正在給百姓做事。
這樣的風氣在,他這個裏正和鄉裏的保長自然不敢懈怠,也是有什麼說什麼。
麵對燕王也如是。
於是他道:“殿下,村裏倒是有個問題,說大,其實也不大。”
頓了一下,他道:“鄉民們的農具有的多年沒有更換,很難再用了,這會影響秋收,同時,秋收過後馬上就要播種,種冬麥,村裏也沒有足夠的耕牛耕地,隻憑人力,怕會耽誤播種的時日,來年麥子長得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