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城。
王府新貨在金陵引起轟動的時候,趙煦正在兵仗司中同王應欣賞大頌第一把遊標卡尺。
這把卡尺純鋼鑄造,又經過打磨,呈現亮白色。
在鋼尺的邊緣部位是均勻的刻度。
第一把原尺出現後,下麵參照原尺去刻痕就容易了許多。
所以掌握遊標卡尺工藝後,刻度就成了簡單的事。
“嗯,很不錯。”趙煦反複打量著遊標卡尺,十分的滿意,“咱們兵仗司需要一批能做精細手工的匠人,這點你要放在心上。”
人眼能夠判斷的精度是0.2毫米。
所以精度要求在0.2mm誤差範圍內的工件,人類都可以手工打磨出來。
原尺和遊標卡尺的存在依靠的就是人眼精度。
如果再給人配上一些工具,這個精度還可以提高。
他猶記得當代一篇新聞報道,某航空飛機工業因戰機零件數量少、加工精度高、難度大,往往需要手工打磨。
其下一個鉗工甚至將手工打磨精度提高到了千分之三毫米。
由此可見人的潛力是無限的。
當然,這隻是一個例子,這位鉗工借助的也是當代的高倍數的電子倍鏡才能辦到。
他可無法提供這麼高級的工具。
不過玻璃出來後,放大鏡還是可以考慮的。
有了遊標卡尺,又有了放大鏡。
這些匠人能夠製造出鍾表這樣的精細零件,他們的水平就足夠用了。
“是,殿下,這原尺和這把遊標卡尺都是一個叫莫問的匠人做出來的。”王應說道,“下官已經提高了他的月錢。”
趙煦點點頭,露出好笑的神色,“莫問?這個名字倒是有意思。”
王應也笑起來,“說起來這件事還要感謝周毅,這個莫問是晉州匠人,之前是個雕刻匠人。”
正說著,他看見一個匠人從眼前過去,立刻叫住,“莫問過來。”
趙煦順著王應手指的方向看去,一個個子很矮,隻有一米五左右的黝黑青年正向他走了過來。
青年的麵容天然帶著木訥,到了趙煦麵前,他在王應的提醒下,向趙煦行了一禮。
接著就低著頭不說話。
“免禮。”趙煦扶起莫問。
他道:“做出原尺乃是大功一件,你想要什麼賞賜?”
“王大人賞過小的了。”莫問回道。
“王大人是王大人,本王是本王,今天本王高興,你盡管說就是了。”趙煦笑道。
莫問聽了,瞥了眼王應,見王應點了點頭。
這時他身子忽然不安的扭動起來。
支吾了半晌,他道:“小的因長得黑短,如今二十五了還是光棍,殿下能賞小的一個婆娘嗎?”
“哈哈哈……”王應和趙煦同時笑了起來。
莫問見狀,以為兩人是嘲笑自己,他又低下頭了。
但接下來燕王的一句話頓時讓他一陣激動,“王主事,這給莫問說親的事就交給你了,本王給你一個月,不十日的時間,若是你辦不成,就罰你一月的餉銀。”
“哎呦,殿下就交給下官吧,辦不到罰兩個月都行。”王應笑道。
莫問大喜,連聲感謝。
趙煦打趣道:“不過有了婆娘,可不能耽誤了兵仗司的活計。”
“這肯定不會的。”莫問憨笑起來。
不過莫問提的要求倒是提醒了趙煦。
這兵仗司同和尚廟一樣也不是個事。
古人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