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投降!”
望著拿著古怪武器的燕州軍隊步步緊逼。
火炮又出現在軍陣的兩側。
他們甚至看見了亮起了馬刀的騎兵。
混亂中的西涼兵在疲憊和恐懼中最終失去了全部的抵抗意誌。
大批的西涼士兵丟下了手中的武器。
其中以撞令郎們投降的最快。
這段時間不斷有消息傳來,燕王抓了撞令郎,不但不殺。
還會給盤纏讓其回鄉,既然如此,他們何必冒著死亡的危險抵抗。
更何況,燕王的軍隊真的會妖法…
關通的視線投向丟下武器的西涼兵們,嘴角泛起了了笑容。
燧發槍的突然出現嚇壞了這些士氣低落到極點的西涼兵。
他們再也興不起反抗的意誌。
當然除了燧發槍的功勞,這和重步兵們切斷了西涼大軍也有關係。
與統帥失去了聯係,西涼兵和無頭的蒼蠅一樣,完全渙散。
桃林北側的形勢取得逆轉的同時。
南側的戰事還在進行當中。
西涼騎兵們在將領的嗬斥下硬著頭皮衝向了組成一個個空心方陣的士兵。
在他們發起衝鋒的時候,燕州的火炮持續不斷地對他們進行轟擊。
還未進步百米之內,便有數百騎兵死於火炮之下。
而當他們邁入百米內的一刻,他們忽然看見燕州士兵舉著管子一樣的武器。
接下來火光和煙霧崩出,衝在最前麵的西涼騎兵隻覺如同被錘子撞擊,劇痛中從馬上墜落。
又被後續的戰馬踩踏而死。
“砰砰砰……”巨響,火光和煙霧連續不斷。
二十多個空心方陣北麵一側不斷射擊,衝鋒的西涼騎兵不斷落馬。
短短百米的距離,近千騎兵死傷。
前部騎兵的不斷死亡墜馬大大遲滯後續騎兵的速度。
他們不得不避開摔倒的人和馬,一個閃避不及,他們自己和戰馬就被絆倒在地。
而當他們衝到燕州軍陣麵前,麵對的是閃著寒光的長矛。
馬匹遇到障礙物,生物的本能就是躲避。
所以鐵鷂子騎兵會在衝向長矛兵的時候蒙上馬眼。
但是他們不是鐵鷂子,不是誰都有這個勇氣。
一些騎兵在陣前一個拐外進入空心方陣之間的間隔,試圖從側麵尋找機會衝亂燕王士兵的陣型。
但是他們馬上就後悔了。
他們發現這個陣型每一麵都有士兵對著他們。
在他們進入方陣後,這些士兵將手中的武器對準了他們。
“砰砰砰……”
伴隨著響聲和火焰,騎兵們紛紛落馬。
此時,距離空心方陣二百米遠的一處高坡上。
趙煦和常威拿著望遠鏡正在觀察戰鬥。
十餘萬人在戰場上鏖戰,其實分布的範圍很大。
空心方陣是呈現倒梯形的總體形狀。
前麵十二個,中間八個,最後一排四個。
每個空心方陣間隔百米,戰場的寬度達到了千餘米。
西涼騎兵也是在這千餘米的範圍內發起的衝鋒。
不過通過望遠鏡,他還是能縱觀戰場的情況。
這是他第二次麵臨如此大規模的戰爭了。
第一次是在燕關下擊敗袁家。
當時戰場的寬度也近乎千餘米。
“殿下,北麵的戰事似乎結束了。”常威這時說道。
望遠鏡中,大批的西涼兵丟下了武器。
一些還不肯投降的,十個燧發槍軍陣和王府騎兵在追擊廝殺。
但有十個橫隊正向南麵趕來支援他們。
中間的重步兵們也開始全力應對北麵糾纏他們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