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掃戰場,明天向壤城進發。”
戰事結束,常威巡視了一遍戰場。
此番戰事,東土聯軍前鋒的兵力與王府親軍前部相差不大。
一個是八萬,一個是六萬。
更何況,這裏麵還摻雜了三萬勢族軍隊。
伏擊戰打響,勢族軍隊的士兵便大舉投降。
畢竟,他們了解王府親軍是如何對待俘虜的。
投降尚且還有活路,否則隻有死路一條。
剩下的東瀛軍隊他們則一點沒留手。
不過相比勢族軍隊,東瀛軍隊也的確士氣更高。
畢竟東瀛長久一來,一直期望占領高麗。
而勢族士兵更多的是來壯聲勢的,他們對來高麗作戰不感興趣。
所以,大部分東瀛士兵被殲滅,隻有八千多東瀛士兵選擇了投降。
吩咐了此事,常威又令人前往安城,將戰報送與燕王。
同時與燕王約定在高麗東昌郡林縣會師。
高麗共六個郡,由於土地狹窄,基本上是從南到北沿著疆域橫切。
所以,每個郡南北兩側都臨海。
這林縣就是南海岸邊,距離安城不過大半日的海上路程。
休整了一夜。
常威派出兩千士兵將俘虜押往清波橋西案交給楊震。
自己統領剩下的兵馬向林縣而來。
東土聯軍前鋒急於追擊,沒有在攻占的郡縣留下大批兵馬屯駐。
從鳳鳴山出發,王府親軍很快收複了東昌郡。
在這期間,常威的戰報也抵達了安城。
趙煦乘坐戰艦,與高麗王和尹博明抵達了林縣。
“常將軍威武啊,這一下就殲滅了八萬東土聯軍,實在令人敬佩。”隨燕王進入臨城。
高麗王目見燕王士兵個個身穿深綠色軍服,站姿挺拔,加上又身強體壯,顯得分外威武,不由自覺矮了一頭。
再望向燕王士兵手中裝了刺刀的線膛槍,更是從心裏生出一個怕字。
見到常威,不由屈身一陣恭維。
常威斜睨了眼高麗王,根本不理睬他。
這次他們進入高麗作戰,為了的是大頌的利益,可不是為了他高麗。
高麗王也不再是高麗王,隻是代他們大頌管理高麗而已。
高麗王見狀,尷尬地咳嗽了一聲,也不敢生氣,隻是站在一邊,像個侍奉的仆役。
“壤城的情況如何了?”趙煦這時問道。
這場伏擊戰打漂亮了,那是應該。
線膛槍,手榴彈,樣樣勝過東瀛軍隊不隻一個檔次。
打爛了,他就要踢常威屁股了。
所以,此事根本不值得他去讚揚。
“回殿下,東土聯軍正在壤城外圍挖掘壕溝,似乎想用揚城的辦法來對付我們。”常威道。
盡管伏擊戰是一場大勝,但還是有小股士兵逃回去了。
壤城內的東土聯軍將領隻怕已經知道他們進入高麗作戰的消息了。
趙煦聞言,冷笑一聲,“那就讓他們嚐嚐榴彈炮的滋味。”
戰壕戰的出現,的確給進攻的一方造成了困擾。
不過隨即便出現了針對戰壕的武器,這便是榴彈炮和手榴彈。
所以,揚城之戰,非是王府親軍拿不下西土將領指揮挖掘的壕溝。
他隻是想第一步一統江北,不願在揚城下付出不必要的傷亡而已。
畢竟,在他看來,揚城內的勢族肯定要渡過九江到江南。
比起不廢一兵一卒拿下揚城,他又何必去讓士兵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