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艦炮新用途(1 / 2)

海浪翻滾,擊打在戰艦船體上。

經過四日的航行,新南威爾士的輪廓逐漸清晰。

甲板上,趙煦放下望遠鏡,眼睛眯了起來。

通過俘虜的不列顛軍官之口,他們了解到聯軍向澳洲大陸總督奧利佛提供了三萬隻前裝線膛槍。

奧利佛自己留下了兩萬兩千隻,剩下的分配給了赫德蘭和昆士蘭。

如此一來,這最終的決戰,他們需要重點解決的便是裝備線膛槍的不列顛正規軍和民兵。

“直接占領港口,在港口駐紮下來之後,讓運兵船回去,將昆士蘭的陸戰隊士兵運過來。”趙煦沉吟了一下,下達了命令。

此番,他所在的艦隊隻有運輸八千士兵的能力,龔英的艦隊擁有運輸一萬兩千人能力。

也就說,他們第一批抵達新南威爾士的兵力足有兩萬人。

所以,他認為隻需將昆士蘭的一萬兩千人運過來即可。

赫德蘭的士兵就沒必要了。

因為這一來一去,將會耽擱太多的時間。

最重要的是,他認為這三萬多的兵力足夠拿下新南威爾士。

畢竟通過赫德蘭和昆士蘭的戰爭,從士兵到將領都認識到一點。

不列顛士兵雖然比勢族軍隊難以對付,戰鬥的意誌更高。

但在單兵能力上,他們不占優勢,甚至由於陸戰隊士兵的訓練更規範嚴格,還要略輸一籌。

而且,由於秦式步槍這種後膛槍的原因,陸戰隊作戰方式更加靈活,這樣顯得他們的打仗方式反而十分笨拙。

同時,他做出這個選擇,還有一個原因。

赫德蘭和昆士蘭的戰爭中隻用了秦式步槍和手榴彈這種輕武器。

新南威爾士的戰爭,他決定投入火炮。

這次,他們沒有攜帶野戰炮,所以火炮的來源就是戰艦的艦炮。

這在當代的十九世紀的戰爭是很普遍的情況。

清朝時期的紅衣大炮其實就是艦炮。

占領港口之後,趁著運兵船返回昆士蘭,這段時間便可以讓士兵拆下了一些艦炮,用以轟擊對方的壕溝陣地。

“是,殿下。”周毅應了聲是。

艦隊繼續向南而行,繼而又向西而去。

不多時,在他們麵前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海灣。

這個海灣和馬尼拉外圍的海灣形狀差不多。

不過麵積卻要大很多。

這正是新南威爾士的港口。

通過隻有六公裏的狹窄入口,他們就能進入海灣內。

……

與此同時。

沿著海岸線航行的龐大的艦隊已被負責偵查的不列顛士兵發現。

消息很快傳到了新南威爾士城裏。

“鐺鐺鐺。”的警鍾聲音響徹了新南威爾士。

“赫德蘭和昆士蘭這麼快淪陷了,這,這怎麼可能!”

總督府,奧利佛麵色鐵青。

在他的計劃,赫德蘭和昆士蘭至少能將大頌的軍隊擋住兩三個月,並且對大頌軍隊造成一定的損傷。

然而現在,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大頌艦隊便殺到了新南威爾士。

“雖然令人感到驚訝,但這卻是事實。”約瑟同樣緊皺眉頭。

奧利佛沉默了一會兒,眼中的驚訝逐漸變成殘忍,他道:“他們不要以為拿下了赫德蘭和昆士蘭,就能占領新南威爾士,我要讓他們在這裏付出血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