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當前已從上到下效法大頌,即便是小王給高麗臣工的王旨上麵也是大頌的字,盡請殿下安心。”高麗王斜瞥了一眼其他諸王,又是搶先了一句。

趙煦望向一臉謙卑模樣的高麗王,露出滿意的神色,“如此甚好。”

高麗王的殷勤在趙煦意料之中。

而高麗距離大頌皇城燕城隻有五六百裏的距離,海軍的戰艦兩三個時辰便可抵達高麗王城。

如果他這個高麗王有任何讓大頌不滿的地方,他這王也就當到頭了。

大頌不會允許一個距離皇城如此近的地方出現不安定的因素。

“殿下,我們羽前國當下北方對大頌文字等推行的很順利,但在南方,以前南方諸藩的位置,遇到了些抵製,還引起一些騷亂,不過小王正在平定混亂,絕不會延誤殿下的命令。”北條川慶麵帶愧色說道。

這點他的確比不上高麗了,他高麗自上到下見風使舵的本領爐火純青。

“我們遇到的也是類似情況。”小野鎮三人道。

趙煦聞言,皺了皺眉。

他從沒指望在東土區域統一文字,工業標準的計劃能一帆風順。

他欽定的這些國王及其勢力效忠於他,但其國內總有人是與他們唱反調的,甚至還對大頌懷有敵意。

隻是因為了解到大頌十分強大,他們表麵上選擇了順服而已。

而遇到推行文字,工業標準此類他們不願意的事,便開始露出原形了。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自古皆然。”望向四人,趙煦提醒了一句,語氣很重。

北條川慶四人當前算是他的臣子。

他們事情做的不到位,自然要受到訓誡。

“此番我們回到東瀛,便令北兵南下,違背大頌法旨者,格殺勿論。”北條川慶忙道。

燕王雖然隻是微微抬高了音調,但他卻嚇得流了一身汗。

這段時間以來,他對這位燕王也有了了解。

真是應了大頌傳統的一句話:順者昌,逆者亡。

他們對大頌忠心耿耿,這位燕王自然和顏悅色,但稍有異心,隻怕將死亡葬身之地了。

他承認,在對待南方反對推行大頌文字以及工業標準這件事上,他們懷著一些僥幸心理。

對南方反對的聲音表現曖昧,認為不值得為了此事大動刀兵。

但顯然,燕王不是這麼認為的。

“我等也是。”小野鎮等人也緊跟著說道,神色惶恐。

“希望你們不要再讓本王失望。”趙煦淡淡道。

“絕對不敢。”北條川慶擦著額頭的汗珠。

現在他已經後悔自己沒有采取果斷手段處理這件事了。

這次燕王領著他們一行,他是徹底看清了大頌的真正實力,哪還敢有一絲膽子違背燕王的意願。

今後,即便是燕王隨便一句話,他們也要執行到底。

高麗和東瀛之後,呂宋和東南五國也相繼向趙煦介紹了推行文字的情況。

其中,呂宋,扶南,南掌國推行的很順利,交趾國和驃蠻遇到了和東瀛差不多的情況。

交趾北方倒是好說,因為俱都是曆史上的中原人遷徙過去,南方則是交趾京族的勢力範圍,對大頌的認同較低,當下也隻是被大頌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