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政殿。

大臣分做文武兩班,肅立南北。

梁成上前,展開聖旨之時,眾人俱都微微躬身,低頭。

這時,梁成念道:“元氣肇辟,樹之以君,有命不恒,所輔惟德。天心人事,選賢與能,盡四海而樂推,非一人而獨有。”

“朕在位三十六載,大亂茲昏,群凶肆逆,宇內顛覆。賴燕王神武,拯茲難於四方,以保綏我宗廟。”

“今,燕王欽承前緒,光於乃德,立不世之大業,乃皇靈降瑞,人神告征,誕惟亮采,天賜朕命,敬遜位於燕王,允執其中,饗茲萬國,以肅承大統,欽此!”

梁成蒼老的聲音在大殿上回蕩。

聖旨念畢,大臣們俱都齊聲道,“吾皇萬歲!”

這時,趙恒起身,親自捧著玉璽國印來到趙煦麵前。

趙煦做出拒絕的手勢,之後趙恒又再次將玉璽國印遞到趙煦麵前。

如此反複三次,趙煦才接下玉璽國印。

這就是禪位時候的三推三讓禮,而是禮部安排好的。

雖然趙煦覺得很麻煩,但他登基為帝畢竟也是整個大頌和他的敵人都在關注的事,莊重繁瑣一些也沒有什麼。

待趙煦正式接了玉璽國印,趙恒這時在梁成的攙扶下,緩緩走下台階,向殿外走去。

“恭送太上皇帝!”這時,大臣們又是一聲高呼,算是給這位大頌前帝王最後的送行。

待趙恒的身影消失,趙煦在來到龍椅前,緩緩坐下。

瞬間,文武大臣同時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臣們的聲音傳出,大殿外三千禁軍士兵也齊聲高呼起來,“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禁軍士兵的聲音異常洪亮,直從皇宮傳到了外麵的街道。

百姓們清楚,這是燕王正式坐上龍椅,成為他們大頌的皇帝了。

於是,他們或是手舞足蹈,或是相擁喜極而泣,“萬歲”之聲震蕩雲霄。

而無極宮議政殿,大臣們山呼萬歲之後,再也無法維持臉上的嚴肅表情,一個個喜笑顏開。

趙煦望向群臣,臉上也掛著淡淡的笑容。

不是他不想當皇帝,這自然是不可能的。

他以前不當,是因為還不到時候。

如今大頌欣欣向榮,對外的戰爭不再被動而是主動,他也該坐上皇帝的寶座。

從此,他以大頌皇帝的身份與世界各國君主角逐世界霸權。

不過趙恒的禪位程序雖然過去了,但新皇登基,還有新皇自己的禮製程序要走。

於是,他給了小桂子一個眼神。

這個小子已經取代了梁成,是皇宮的太監總管了。

小桂子點點頭,眼裏的喜色藏不住。

拿著趙煦親自書寫的聖旨當朝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德協黃裳、王化必原於宮壼。芳流彤史、母儀用式於家邦。秉令範以承庥,錫鴻名而正位,谘爾王妃楊氏、乃玄武軍大將軍楊震之女也,祥鍾戚裏,矢勤儉於蘭掖,展誠孝於椒闈。”

“茲仰遵慈諭、命以冊寶、立為皇後,欽哉!”

冊封楊素素的詔書念罷,小桂子又把冊封鸞兒和鳳兒的詔書一一念了。

接下來,在禮部的安排下,趙煦又去了太廟祭祀先祖,一直忙到正午,整個禮製程序才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