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聖明!”
望向趙煦,劉福重重鬆了口氣。
這不僅僅是他一個的意思,而是整個內閣一致的意見。
他們不擔心將領們的忠臣。
畢竟他們的皇帝趙煦文治武功,任何將領都無法比擬,鎮得住這些將領。
但是身為內閣大臣,他們必須為大頌的長遠未來打算。
他們的皇帝總有一天會老去,和他們皇帝同一時代的將領們也會一起老去。
那時,朝堂的權利和軍中的權利就會落入新銳將領的手中。
想要讓這些握著巨大權利的新銳將領安分守己。。
而不是像舊王朝一樣擁兵自重,禍亂國家,就必須打造出一套合理的軍隊管理製度。
這和建立內閣的初衷是一樣的。
當然,這是長遠的考慮。
眼前的軍隊藩鎮化雖然可能微乎其微,但也不是沒有可能,朝廷必須防微杜漸。
回顧曆史,再聖明的開國君主,也總有殺幾個赫赫功臣的事跡。
到底為了什麼?自有後人評說。
趙煦點點頭,隨即又把關於將領輪換製度的想法告訴了劉福。
聞言,劉福更是欣喜,他道:“實不相瞞,內閣也曾討論過這個可能,沒想到皇上已經事事想在我們前麵了。”
“是嗎?”趙煦有些意外,內閣大臣能想到這些倒是真的有些遠見了。
不過想到這些大臣隨自己學了這麼久的政務,似乎考慮到這一點,也不奇怪。
接著,他望向劉福,嘴角露出一抹笑容,“既然如此,這件事便由你們內閣公議,然後在朝堂上提出。”
“啊?”劉福頓時傻了眼,隻恨自己嘴太快。
很顯然, 將領輪換這件事是得罪的人事。
皇帝趙煦自己提出,隻怕也得安撫將領們。
現在倒好, 這件事一下落在了內閣頭上。
今後將領們還不把怨氣撒在他們這些內閣大臣頭上?
“怎麼?你不願意。”趙煦見劉福有些猶豫, 淡淡道, “朕讓你當這個內閣首府是抗事的,可不是當和事佬的, 今後得罪人的新政還會越來越多,都怕得罪人,就什麼事都不要做了。”
頓了下, 趙煦繼續道,“朕固然可以直接下聖旨,但這時你們內閣存在的意義何在?朕百年之後,誰又能來下這個聖旨?所以從現在起,你們內閣就要在一些重大的事情上體現你們的權利。”
“是, 皇上。”劉福一陣麵紅耳赤。
常威, 秦山這些將領都是他的老熟人, 他一開始的確有些為難。
但趙煦這次決定顯然是為了提升內閣的地位。
當然, 這裏麵也有帝王的平衡之術在內,可終究是偏重對內閣的扶持。
想到這, 他又道, “臣回去便回去召集內閣大臣公議此事。”
“這還差不多。”趙煦點點頭,“今後你們內閣要大膽決策,朕現在就當個舵手,不讓大頌這艘船偏離方向即可,怎麼劃船,全在於你們。”
“謝皇上的恩典。”劉福心中一暖。
趙煦這句話顯然就是放權的意思, 讓內閣更多參與大頌的政務, 主持大頌國內的重大決策。
“回去吧!”說了這件事,趙煦揮了揮手。
目送劉福的身影消失,趙煦莞爾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