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信息核心(1 / 2)

矩陣是不能直接用超級智能,去鏈接宇宙信息平台網的。

塗先生坐在自己的核心實驗室裏,他的周圍,看起來是一個很大的上下三層機房大廳,成排的架子,像是圖書館陣列,存放著很多的計算機硬盤機組,它現實是一個巨大的情報收集終端機係統。

它每天在用域外的端口,一群派出去的仿真人機器人,在各城市下載各星球網絡的新增信息。

這裏的信息交換機,在不斷地更新最近得到的宇宙深空信息。

塗先生一直在打聽,所有現實被生命統治的星域,它的一切超級資源體信息。

宇宙看起來很大,但是真的論生命價值,它的富饒星球,合適采集的星球並不多。

越是采集條件艱難的星球區,它出的高能量礦,稀有資源礦越是藏量驚人。

人類喜歡的寶石礦層,比如鑽石、金剛石和黃金等礦藏,在這些富饒星球幾乎是每每都能隨手采集到。

它們也是高級建築材料的采集資源地。

太陽係甚至於銀河係內側懸臂星雲,可以說這樣的星球幾乎不多見,除了地球和火星。

塗先生好不容易通過宇宙資源信息網,得知神族的某個領主手裏,存有一顆超級宇宙黑晶體。

它知道這東西的價值,所以它希望用很昂貴的代價去獲取。

隻是對麵提出的條件很另類,它居然提到釋放尼奧,然後享有太陽係,這肯定包括地球資源在內的一半領域。

作為一個超級機械帝國的締造者,矩陣智能機,它更希望自己有一個更強大的,更能體現自己智能強大的硬件結構。

或許很多普通人不是很理解。

機器人除了有主板架構,核心處理器結構,緩存結構,數據傳送,存儲結構外,還需要什麼更牛批的結構幹嘛?

其實隻有矩陣自己知道,能更大承載數據量的是數據硬盤。

此前人類用矽片打孔,來進行數據信息的存放和讀取。

後麵用合金金屬激光打洞,來進行數據信息的存放和讀取。

在電子技術更發達的時代,就用純淨水晶體,切得菲薄的晶體光片,它的折射光體,光輻射線的條形碼,來精準定位數據信息。

隨著存儲數據的載體技術,更加的先進、科學以後,人類的液晶電視,液晶顯示器的手機,更大顯示率的平板電腦,隨著高科技的技術和新材料應運而生......

如果計算機存儲係統,還想存儲更大體積的數據,要求體積更輕,數據存量更大。

那麼,一種更超級的,納米氫電離子硬盤,就直接取代了以前所有的計算機硬盤數據係統。

這種硬盤看起來是一個和手機差不過厚薄的硬盤,裏麵有液態的一種晶體,它富含很多納米氫電離子,每一顆納米氫電離子可以存數T的計算機信息量。

而納米氫電離子,一顆隻有不到一毫米直徑。

而且納米氫電離子之間交互數據,同步信息量的速度是超級秒速的。

而塗先生後來需求的黑色晶體,同樣的體積,一毫米直徑,可以存這種載體總的數據量,10億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