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鬥瓷節開幕(1 / 2)

第四十七章鬥瓷節開幕

第二天,趙卓又前往了淮海市,每天轉戰於瓷器市場和鬼市之間,有時候還到鄉村去走一走,幾天的時間過去,六朝時期的瓷器、原始青瓷器和晚清民國的瓷器也都分別有了著落,雖然其價格並沒有達到每場必勝的價格,不過有了那件博陵弟的青花大盤在,趙卓便有著必勝的信心。

轉眼間,鬥瓷節也終於到了開幕的日子,而這之前,崔世煙也打通了關於借出青花大盤方麵的手續,這樣一來,趙卓便可以毫無顧慮的拿這件盤子出來比賽了,雖然是從博物館借來的,但是因為沒有麵過世,所以說也合乎鬥瓷節的規矩。

作為白城三年一度的盛會,鬥瓷節在還未開幕之前便已經炒足了氣氛,其舉辦的場地更是在白城最大的會展中心。

白城會展中心位於市中心最繁華的地段,占地極大,當年耗資千萬聘請了國外知名的設計師設計建造而成,可以說是白城的標誌性建築,而在這裏所舉辦的無一不是國際或者國內頂級的盛會,鬥瓷節能夠在這裏舉行也足見其影響力之大。

由於鬥瓷節的藏品都是價值極高,參加的嘉賓也都是重量級的,所以會展中心不僅提高了安全級別,增加了會場裏的安保人數,而且還有市公安局的警察在場內外巡邏,同時還配備了各種檢測設備、搜爆犬等等,可謂是十分的嚴密。

此次鬥瓷節的規模乃是曆年來最盛大的一場,六場比賽的參展人數達到了一千多人,平均下來幾乎每一場比賽便有兩百多人參加,其中除了紀家、童家和方家三大家族的人參加外,還有著白城古玩界的各種人物,無論是古玩商、鑒定師還是收藏家,甚至是普通的民眾,隻要家裏有珍貴的古瓷器都可以拿來參展。

對於鬥瓷節來說,最大的難題便在於如何保持神秘感和真品的高比例上。

所謂神秘感,便是不能夠讓大家都知道此次鬥瓷節上究竟哪個藏家的瓷器能夠奪冠,這樣子才能夠有懸念,才能夠引得眾人關注,若是一早就知道哪個藏家有某某價值連城的瓷器要出現,那就乏味了許多,這也是為什麼不允許有現過世的古瓷器參加比賽的原因之一。

不過,如果要保證這樣的懸念,也就意味著不能夠對參賽者的瓷器進行大規模的鑒定,但是這樣一來便有個問題,便是真品的高比例上。

如果不對參賽者的瓷器進行鑒定,那麼就很可能出現大量的贗品,這樣一來,鬥瓷節就成了贗品節,傳出去豈不是鬧出天大的笑話來。

所以說,為了解決這樣的難題,鬥瓷節對於參賽者在報名的時候就進行了分類,有收藏家、普通玩家、古玩界人士、鑒定師、某某年度參賽者等等,每一種參賽者的入場牌也都不一樣。

對收藏家而言,手裏有一件上好的瓷器,那就是眼力和財力的象征,沒有人會故意拿著贗品跑到這樣莊重的場合來搗亂的。

以前參加過鬥瓷節的某某年度參賽者,如果其以前所參賽的瓷器達到了百萬以上的,那就說明也具有了不錯的眼力。

至於鑒定師和古玩界人士那就更是如此了,對於這一部分人,其參賽的瓷器便都采取了免鑒定的方式,以保持神秘感,無論是主辦方和評委都不知道他們拿來參賽的瓷器究竟是什麼。

同時,對於以前未參賽過的普通玩家,要麼需要由鑒定師協會的鑒定師給予初步鑒定,要麼便是必須要有專業鑒定師給予過的鑒定證書,當然,對於這些參賽的瓷器也都是經過嚴格保密,防止在比賽前就曝光。

這一切規定都使得每年的鬥瓷節渲染著一種神秘和懸念,所以縱然門票高達百元,還是有大量的市民前來觀看,為的便是一睹那些天價瓷器的風采。

鬥瓷節的開幕時間是早上的十點鍾,不過參賽者卻必須要在八點左右就趕到會場,因為來到會場的時候,必須要對瓷器進行拍照等手續,以避免某心用心不良的人偽裝成參賽者,利用瓷器碰損等事情來向主辦方索賠。

趙卓是和紀淵等人一起來的,第一場晚清民國瓷器比賽的瓷器則是放在車上帶過來的,同時舉辦方還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服務,那就是每個參賽者都可以支付一定的費用,由舉辦方派人過去專門護送其和瓷器到會展中心。

參賽者的入場是在會展中心的地下一層,進入停車場之後便可以直接進入到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