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佳是從南方來的,她從來沒有見過雪,她一直以為雪的潔白是無暇的…可她隨著父母逃難而來,才明白雪是危險的,一直都認為美麗的雪卻無情的埋葬了她的爹爹,她開始討厭見到雪了,這是阿佳告訴雲瑛的。”
雲瑛提了提今天穿的襦裙,她靠著子乘坐了下來,傻笑了一下,突然一下又癟嘴了下來,眼中淚水開始流淌
“阿佳…很善良,明明自己餓得要死,卻還把食物分給別人吃,道長哥哥你說她傻不傻,明明自己餓得隻剩一層皮了,還把食物給其他人…哇嗚嗚嗚,雲瑛以為自己夠傻了,但阿佳比雲瑛還傻”
雲瑛不停擦拭著自己的眼淚,而子乘就在一旁靜靜聽著
“他們都說阿佳是技女的女兒,長大後也指不定是個肮髒貨,讓雲瑛遠離她。可雲瑛知道阿佳很善良也很會聊天,雲瑛很喜歡她。阿佳也說過她母親不是技女,隻是因為她拖累了母親,她母親為了她們兩個能活下去不得不如此下賤自己!可就算是這樣的苟延殘喘也沒有持續多久,那些餓昏頭的乞丐想要吃掉她,她母親奮力反抗,卻被那些乞丐一把推到,淹死在了河裏…阿佳趁機跑了出來,她來找我,可爹爹卻把我鎖在屋中,阿佳在外麵呼喊著我,風也開始變大,雪花開始落下,漸漸地阿佳不在呼喊了”
“阿佳…就這樣餓死冷死了,等雲瑛…嗚嗚,撞開門去找她,可雪已經把她覆蓋了,就這樣,雪一層一層,阿佳卷縮在牆角…哇嗚嗚嗚嗚嗚嗚…阿佳一定很怪雲瑛吧!”
柳枝隨風動,襲過子乘麵龐,他靜靜盤坐在下方,而雲瑛枕著他腿放聲大哭起來
摸了摸她的頭,子乘輕輕安慰道:“莫哭,莫哭,貧道想來,阿佳不會怪你的,她也不想看到你不哭,不是嗎?阿佳就是那樣善良的人?”
雲瑛還是放聲哭泣著,眼淚侵入子乘的衣袍中。明明是人眼中剛流出的熱淚,可子乘感覺到的卻是寒露。
善良的人和善良的人,卻被一把無間之刃生生斬開
陰陽,正反,善惡,平衡?
如此的平衡是歸屬於天道,而貧道的道是善惡有報!
我道門曰:天地有乘負
那些所謂的因果報應?是佛家的理
因果,是佛法基本定律,主張今生的善惡業,可以引生未來世的善惡果報反作用到自身,佛門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波羅蜜的修行皆是基於深信因果,但又不同於宿命論。
《涅槃經·遺教品一》:“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這句話和道教的太上感應篇的一句“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大意相同,但細思就知兩者妙微之差!)
因果即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佛教認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為因,也可能成為果,沒有絕對的因,也沒有絕對的果。
佛教以因果緣分為世界的發動機,帶動一切事物的運作。
因果最簡單的解釋就是造成這事件的原因和導致造成的後果。佛家的說法就是你今天遇到的事情其實都是由你自己的行為造成的,不管是前生還是後世。
而緣分是因果之間的紐帶。
你種下的種子是因,上天的雨水灌溉是緣,自然的生根發芽是果。
好比如一則佛教故事
從前有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的某一日結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卻嫁了別人。書生受此打擊,一病不起。
這時,一遊方僧人路過,從懷裏摸出一麵鏡子給書生看。書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的躺在海灘上。路過一人,看一眼,搖搖頭,走了。又路過一人,看一眼,給女子蓋上了自己的外套,走了。再過一人,過去,挖個坑,小心翼翼地把屍體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