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小年,都是臘月二十三。
自古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就是說,官家過謝灶節是臘月二十三,民間是臘月二十四。而船家是臘月二十五。
因為北方多數時候是政治的中心,漸漸的百姓家裏也跟著過二十三了。
倒是南方還是二十四,偏遠的漁鄉裏,過二十四的有,過二十五的也有。
相對,北方的謝灶節有的也叫祭灶神,也就是小年夜更熱鬧些。
滿人祖先是沒這個節日的,但是入關之後被漢人同化,這小年也就算是個比較要緊的節日了。
宮中也過,但是宮中過,四爺他們也就是直接接受成果的,如今在莊子上,便一切不同起來。
北方人過小年,主要是祭拜灶神。也就是灶王爺。
一般的百姓家裏,都會有個灶王爺的天地爺的畫像,到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就取下來燒了。叫做送灶王爺上天。
因為灶王爺在人間辛苦了一年了,這更像是給灶王爺過節。
因為從二十三這一天燒了畫像開始,直到除夕前,才會再貼。那時候叫請神。
大年初一淩晨的時候,才會在鞭炮聲中接神。
灶王爺的對聯一般都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兩句。
北方很多地方,又會在這一天用麻糖上供,請灶王爺上天之後,不要說這一年裏家裏的壞事。
麻糖糊住嘴,灶王爺就不說了。
算是百姓們最質樸,卻又很有趣的思維。畢竟,誰家一年到頭能沒有一點破事呢?
四爺滿心興趣的瞧著莊子上的人送灶王爺。
莊子上的人緊張死了,皇上盯著,他們跪著送神都不自在。
最後還是四爺也意思意思跟葉棗幾個跪著送了一下。
好賴是個神,四爺想,也不算委屈了。
送走了灶王爺,就該是吃小年夜的飯了,北方一般是餃子。
於是四爺滿心歡喜的等著吃。
今兒這餃子,還是棗棗親自配的餡兒呢,棗棗不會擀皮子,但是包了好幾十個呢!
等膳食上桌,四爺不急吃別的,先吃餃子。
三鮮餡兒的餃子不就是那麼個味道麼,可是因為是葉棗親自包過的,他就覺得格外好吃。
幾個孩子也搶著吃了幾個,才自己回自己桌上吃去了。
葉棗好笑:“以前端午節,你總是被我逼著包粽子,如今我不過隨便包了一下餃子,你就這麼高興了?”
“朕這幾年也沒和你包,來年,來年端午,朕再陪你包粽子。”四爺笑著又夾了一個餃子吃。
他想,頭回被這個狐狸逼著包粽子,隻覺得罷了也沒人看見。就當是哄著狐狸玩兒了。
可是後來再叫她逼著,他就覺得習慣了,不是什麼大事。
這幾年裏大約是兩個人都沒趕上有心思包那個,想起來,其實也挺好的。
“好,別光吃餃子,吃菜吧。”葉棗說著,卻給四爺盛湯。
肉丸子湯,新鮮肉丸子做湯也很鮮。
四爺嗯了一聲接了,喝了一大口。
四爺心情好,自然是看什麼都高興。
吃飽喝足了,莊子上的人都有賞。
葉棗笑著叫人直接賞賜金銀豆子,快過年了,好看又有意思。
莊子上的人都忙不迭謝恩。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呢!
他們雖然早年是四爺的家奴,可是四爺成了皇上,他們也就跟別的莊子上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