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賬冊數目 神算歐陽 上(2 / 2)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臉人。

當年宋江宋公明為啥能在水泊梁山站穩腳跟?不就是能下黑手,肯講義氣麼?

行走江湖,能不能打放到一邊,頭一個能禮下於人,這就是最為難得。

你是江湖人,那我也隻好跟著江湖了。

“賢兄說得哪裏話,實在是愧煞兄弟了。”

蘇徹趕忙接過食盒請這位二公子到屋裏來。

油燈再亮,蘇徹拆開食盒,裏麵裝著幾碟點心,無外乎牛舌餅、蜜三刀、雲片糕、棗花酥之類,旁邊還有一小壇米酒。

晚上這麼吃怕是保不住幾顆牙。

蘇徹心裏念叨一句,將幾盤點心擺好,然後再請這位二公子坐下。

“船行水上,沒有什麼好東西招待。”

這位二公子倒是很自然熟地給蘇徹倒上一杯米酒。

“來,歐陽兄,嚐嚐我家自釀的這米酒,釀的時候特別加了桂花。”

蘇徹提起酒杯。

“這杯我敬守之兄,先謝守之兄贈衣之恩。”

“都是些小事,行走江湖,誰沒有個馬高鐙短?”

二公子伸過酒杯同蘇徹微微一碰。

“我看歐陽兄是大富大貴之命,日後歐陽兄還我幾百錠黃金便好。”

“那就謝過守之兄吉言。”

“唉,”二公子神色頗為鄭重道:“我也曾在國子監求學,會一點望氣之術,真不是開玩笑。”

好,一張嘴就是幾百錠黃金,那就是在搶劫了。

蘇徹笑著搖了搖頭,儒門有望氣之術,說是能曉進退、明吉凶、判生死。

聞名於外,自然有其不俗之處。

不過蘇徹不想在這上麵多做展開,將話題岔開問起了這位二公子在國子監求學的事情。

儒門以四大書院為尊,而四大書院之中屬國子監最為特別。

第一,他是大梁朝廷的官方學府。

第二,這個國子監極為公平,又極不公平。

說他公平,是國子監隻要你掏了錢便能入學。說他不公平,實在是因為這筆錢還不是個小數,真正的寒門子弟唯有望而興歎。

不過隻要從國子監畢業,除了能學到一身儒門的真本事,還有官做。大梁的尚書省每年都簡選一大批國子監子弟出任各級官員。

兩人就著點心這麼一直聊著,終於米酒喝了半壇,牛舌餅全部吃完,這位二公子終於表明了目的何在。

“歐陽兄果然是精通經營之法,說起來小弟有個不情之請。”

他說著從袖口裏麵摸出來四本賬冊。

“這裏有兩本賬冊,我想請歐陽兄幫我看看。”

查賬?

蘇徹瞧了一眼這位二公子。

這曆城常氏到底是什麼意思。

借著油燈的光亮,蘇徹將賬冊一頁頁翻開。

說句實話,蘇三公子沒有任何會計知識,平日裏也不管錢。

不過作為修行人,他在一件事上遠超凡人。

那就是超人的腦力。

四本賬冊翻過一遍,蘇徹看得是越來越皺眉。

因為這賬冊上麵雖然記載的分明,不過內裏卻十分混亂。

內容大概是些家庭用度,賬冊上出現最多的貨品不是稻穀就是鹹魚,數目也都是幾文幾文的。

這些賬如果隻看表麵,那是根本不用算。

即便有差額,蘇徹摸出錢袋來也能給平掉。

所以答案隻有一個。

這是一本暗帳,裏麵的稻穀不一定是稻穀,一文錢也不隻是一文錢。

而是另有深意。

蘇徹將幾本賬冊看過,腦袋裏麵開始計算相關內容。

眼睛翻著白眼,眉頭緊皺,似是請仙上身,如同扶乩算命。

“這幾本賬有些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