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學校後,成冰搬到了林元的豬廠裏,和他住在一起。
這個豬廠是林元從村委會手中租下來的,這裏原本是石埂小學的老校舍,還是30多年前修建的,隻有一層樓,紅磚黑瓦,一共七個教室。石埂小學新建之後,這裏就被廢棄。經過風雨不斷地侵襲,有些屋頂已經坍塌了。成冰將這裏租下來後,進行了加固和改造,修建了圍牆,把其中五個教室被改造成豬圈,一個教室改造成倉庫和豬食製作間,最頭上的一個教室就改造成居住的地方。這裏背靠一座小山坡,前麵有一塊寬闊的平地,是以前舊學校的操場。之前這裏長滿了雜草,現在已經被林元修整了一番,還將石埂小學操場改造前,成冰製作的球門搬到了這裏,於是又變成了一個簡單的小球場。平常林元在幹完活之後,也會在這個球場上一個人踢會兒球。
改造豬廠和養豬的投入,已經花光了林元幾乎所有的積蓄,好在這次豐興杯邀請賽的獎金稍微緩解了一下他的燃眉之急。但是他現在依然急需資金,擴大養豬的規模,否則僅僅憑借現在的數目,他測算了一下,隻能勉強把成本收回來。
這段時間裏,林元不斷地到城裏去,一方麵跑銀行辦貸款,一方麵跑市場找銷路,經常是早出晚歸,搭最早的班車去搭最晚的班車回。這段時間,也他真正體會到了創業的艱難。他身上的書生氣已經在奔波中漸漸褪去,不得不披上世俗的氣息。但是無論如何艱難,隻要一想到石埂風雨的未來,他就感到動力十足,充滿希望。
自從跟隨成冰帶著石埂風雨參加完豐興杯邀請賽後,秦放也更加確信了石埂風雨的潛力。受成冰和林元之托,他負責幫助石埂風雨報名參加下一賽季的青超賽。為此,他利用假期專門跑了一趟廣州,去找他以前的一個關係非常鐵的隊友。他這個隊友退役後,在廣州,與幾個朋友合夥成立了一隻少年足球俱樂部,叫羊城旋風足球俱樂部,已經連續參加了兩屆青超賽,在當地小有名氣。這次去,一是參觀他們的俱樂部,為成冰和林元帶回少年足球俱樂部的運營經驗,二是是了解參加青超賽的具體流程。秦放的隊友知道他正在幫助一支山村孩子組成的足球俱樂部準備參加青超賽,都覺得十分的驚訝,還開玩笑地嘲弄了他一番,同時勸秦放跟著他們一起幹。他們給秦放開出的條件十分優越,秦放一度有些動心,和自己曾經的隊友再次並肩合作,自然是一件令他向往的事,但是他想起了石埂風雨孩子們的天賦,想起了成冰和林元的努力,便打消了這個念頭。了解清楚以後,就立即回到宜城,來到石埂,將了解到的情況詳細地告訴了成冰。
不再教書後的成冰,這段時間也沒有絲毫閑下來。白天,和李曉軒父母一起,照料著林元的豬場。晚上,用電腦觀看皇馬、巴薩、曼聯等歐洲豪門的足球比賽視頻,仔細研究他們的踢法和戰術,邊看還邊做筆記。同時,他也在準備著考足球教練證。到了周末,他照例召集孩子們進行訓練。成冰這些天又根據這次豐興杯邀請賽發現的一些問題,有針對性地製定了一套訓練計劃,在訓練中加強了對防守和犯規的訓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