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半刻鍾造飯(1 / 2)

一場戰爭的核心,最終打的是總後勤和總量這毫無疑問。

即使入廣南作戰以來七戰七捷,力量擴張至此,趙平安也沒昏到認為可以一戰滅掉儂智高。

但契機,主動權,士氣的分水嶺卻無需參考總量,應用得當的話,可以通過一次出奇兵來扭轉。

一定程度上,儂智高除了相對於這時代來說算個兵法名家外,他勢如破竹的士氣也是通過初期的出奇兵大勝而來的,那麼隻要一直贏,就會一直爽。

這就是於這個時候,自來穩健的趙平安劍走偏鋒,出奇兵於重鎮廣州的戰術考慮。

是可以不打的,現在不打廣州會更穩,再也不會輸,勝利隻是時間問題。

但參考了多重因素後,黃河不止一處決口的現在,趙平安也覺得現在的大宋,太需要一場勝利來穩住心態。

不需要贏儂智高,隻要重創,來個意料之外的“透心涼”,那麼兩廣的心態和士氣就能改變。

廣南行營戰鬥部是趙教員親自洗腦的隊伍,兩月多以來轉戰數千裏路,多次和敵軍交鋒。所以不論加入行營前他們來自哪,時至今日已經算得精銳。

此番出陣廣州,又從七千人中專門挑選出來三千五,就更是精銳中的精銳。

為數不多的口糧,是從整個行營的婦女孩子手裏擠壓來的。

“要決戰了嗎?”

“要決戰了。”

記得當時無數排著隊送來口糧的人都這麼問,登記的軍士也這麼答。

轉戰數千裏以來所收集到的最好裝備,也一股腦集中在了這隻十四個營身上。

眼下暴雨仍在繼續,但行軍以有如神助著稱的趙平安部已兵至利山,相比前麵遙遠的征途,廣州已近在咫尺。

連日以來晝夜行軍,真的需要在這裏做個暫時修整。

練兵千日用在一時,廣南行營成立以來,趙平安總教大家怎麼做能最大程度的深睡,用最短的時間做到有效的休息。

也總教大家怎麼熱身後不容易受傷,教大家極限行軍運動後怎麼拉伸,不容易疲勞。

這些東西短時間、或者放在個體身上不會太明顯,但作為一種令行禁止的軍營規則貫徹執行以來,在轉戰幾千裏的過程中,整體效果越來越明顯。

這基本就是廣南行營可以一騎絕塵、數次甩開儂智忠部的緣故。

也和趙平安不停的洗腦教育,親民的深入基層宣傳分不開。這隻隊伍信任趙平安,趙平安發話後他們會相互比拚誰做的更多,能發揮出十二成功力。

和一般化的被命令逼著被動做事,當然天壤之別。

這就是當時不會騎馬的趙平安,一段時間後能一騎絕塵的緣故。趙平安會和馬溝通,到一定的時候,馬也會有“願意抵死跑”和“被逼著跑”的區別。

“進利山已經兩日,要說修整也修整過了,大雨還在持續,你們說相公為什麼還不朝廣州進兵?”

前禁軍駐泊司都頭周誠,因作戰有傑出表現,如今已占領指揮使(營長)。

處於利山的現在,大決戰前夕,周誠也很緊張,弄不明白為什麼十萬火急的現在,趙平安遲遲不下達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