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與荷蘭人的第一次合作(一)(1 / 2)

建業城通往黑山穀的公路每一天都在向前延伸著。在9月初,全員忙完春耕後。齊天利用六七天的空閑時間,出動四百餘人到公路施工現場,從建業城開始,一口氣往前修建了六七公裏路段。由此,距離公路合攏,僅不到五公裏了,眼看著就要建成漢洲大陸第一條公路,雖然隻是一條簡易的土路。

於是,營地裏的兩座大型磚窯,開始陸續生產耐火磚,準備待公路通車後,就可以運到黑山穀,搭建兩座小高爐,開始土法煉鋼。

現在黑山穀煤鐵礦附近已經開始搭建木屋,設立營地,為冶鐵煉鋼做前期準備。

新的營地直接被命名為黑山堡,距離黑山穀土著部落隻有兩三公裏。附近的土著看到後,僅僅是好奇觀望了幾天,便沒有再來看熱鬧了。因為他們需要到處去搜尋食物,喂養部落裏的老人和孩子。

為建業城打工,似乎隻能維持打工者本人的口腹,每日裏無法省出更多的食物與部落中人分享。

有時候,齊天看到土著對於食物的渴望,也會於心不忍。但他不敢把多餘的糧食無償地提供給他們,隻能讓他們維持基本生存需要。畢竟,建業城還有六百多人需要吃法,畢竟距離曹雄他們返回,最快也要三個月,尤其是,他們種植的糧食收獲期最快也得三個月。

二十多天前,那場缺糧的危機讓所有人對糧食儲備都很敏感。雖然糧庫裏儲存了近兩百多噸各類糧食,稻米,小麥,高粱,玉米,土豆等,足夠所有人吃八個月以上。但是,他們還要供應四五百土著打工者的兩餐,還有豬牛馬,雞鴨鵝等牲畜家禽,耗費部分糧食。所以仔細算下來,根本不夠八個月儲備。

不提建業城這邊轟轟烈烈的大建設,大生產。讓我們把視角轉到荷蘭東印度公司總部所在地——巴達維亞。

經過十四天的航行,曹雄一行五艘船再一次地到達了巴達維亞港口。

曹雄帶著五十餘人下了船,直驅上次離開時已經租下的一片貨棧區,與胡文進碰頭。一則,查看趕往大明需要采買的貨物,二則,詢問南洋及巴達維亞最近發生的大小事件。

荷蘭“監軍”安德魯·弗勞倫特少尉則下了船後,乘坐馬車返回巴達維亞艦隊司令部。

艦隊司令阿揚·範迪克上校仔細地聽取了弗勞倫特少尉的彙報。他用鵝毛筆在一張紙上簡單地畫了一個簡略地圖,然後拿給弗勞倫特少尉。

“他們的棲息地大致在這個位置嗎?”

安德魯·弗勞倫特少尉接過那張圖,看了一陣,隨後拿起筆,又修改了一下,然後還給阿揚·範迪克上校。

“長官,位置大致在這個地方。但我認為,實際航行時,還需要不斷地探索。……畢竟,在大海上,風向,水流,船隻航行速度,變化還是很大的。”

阿揚·範迪克上校點點頭,表示同意他的說法。雖然內心裏不是很喜歡這個年輕的少尉,但他做事的認真態度,還是比較認可的。

“你估計,他們占據的這個島嶼,有多大?”

“應該很大!”安德魯·弗勞倫特少尉說道:“船隊接近這個島嶼後,我們還貼著海岸線又航行了一天兩夜,才駛入他們建造的簡易碼頭。”

“他們有多少人?”

“平民有六百左右,加上他們的船員,一共有八百到九百人。……哦,對了,他們似乎還控製了幾百土著人,幫著驅使他們采石,修路。”

阿揚·範迪克上校搖搖頭,八九百人而已,還不如附近的土人多,而且距離巴達維亞超過十四天左右的航程,應該屬於威脅性極低的勢力。

“好了,弗勞倫特少尉,先去休息一下,享受幾天難得的放鬆時光。以後,你還會很忙的!”阿揚·範迪克上校微笑著想結束目前的談話,他需要去市政廳,向路德維德先生做簡要彙報。

“……好的,長官!”安德魯·弗勞倫特少尉本來想彙報一下,關於建業城那種高效組織和快速建設的事情,以及那個叫齊的少年談論軍事標準化建設的問題。但看到阿揚·範迪克上校已經低下頭開始處理一些文件了,便閉了嘴,敬禮,轉身出了房間。也許,這些問題都不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