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網.630.,最快更新1635漢風再起最新章節!
兩條河流環抱的一處衝擊平原上,一百三十多漢洲移民正在奮力地建設著臨時營地。一排排樹木被放倒,簡單清理一下,然後運到營地裏,建成一間間木屋。
在營地的北側,七八個人正在用為數不多的磚塊和水泥修建一座小型磚窯。期望能在最短時間內,可以通過自製磚塊,可以給往來運輸船隻騰出更多的艙位去裝運急需的糧食和生產生活工具。
這座被命名為廣陵的定居點,位於後世澳大利亞東部的湯斯維爾市,而在距離它一百多公裏的北部沿海地方,同時新建的還有一個定居點——高平堡(今澳洲因尼斯費爾市),也在進行同樣的建設。
未來一兩個月,漢洲可能會迎來三千左右的大明移民,除了部分會被分配到威遠島、新鄉堡和建業府等幾個地方外,還有半數人員會被安排而到漢洲東部,這兩處新建的定居點,也將承接數百移民。
“飛魚3號”探索船仍會繼續往南沿海地帶,尋找新的定居點,為以後源源不斷到來的移民確定拓殖地。按照漢洲民政府的擴展計劃,今年需要完成從威海往南四百公裏的海岸線上,建成五個左右的定居點,並在開墾出的耕地上大量種植棉花,以及玉米、土豆等部分高產作物。
新的定居點建設,在初始階段是非常艱難的。但是民政府承諾,開拓地的民眾將會縮短一年的墾殖服務期限,提前予以授田,而且還是四十畝(每年需要保持十畝地的休耕),以及優先派發媳婦的政策。這極大地激發了近兩年才移民漢洲的民眾熱情,報名人數非常踴躍。
如此以來,作為威海縣(今澳洲凱恩斯市)的縣長王振良卻是喜憂參半。威海管轄之地的擴大,意味著他的權限事務的增加,使得他能在民政府地位得以提升;但威海城積攢人口不易,如今還要分流出去至新拓之地,而且那些地方至少一年之內都無法產出,需要威海不斷地輸血供應。雖說,建業府和新鄉堡那邊會提供大部分生產生活物資,但作為南下拓殖的基地,威海也難免會被就近攤派眾多資源。畢竟,漢洲目前的海上運輸能力還是非常有限。
不論漢洲東部的快速拓展也好,還是王大人擔心不斷輸血而影響核威海心地發展也罷,作為廣陵堡的暫代指揮,孫厚明卻是一腦門心思地在想著,如何更快更好的將這個新定居點建設完成。
孫厚明今年剛滿二十歲,是曾經跟著齊天一起學習的眾多少年之一。去年十月間,隨著物資補給船隊來到威海,輔助王振良管理民政事務。半月前,威海按照民政府要求,移民向南開拓,他便自請帶隊前往。
與他一同成長起來的張文琪,已經跟著探索船隊進行了一年多的東部航線補給點的探索和建設,如今,更是留在了漢興島,打造距離大明最近的移民補給基地。對此,作為曾經一起學習的同學,孫厚明自然也不甘示弱,也要在這新辟之地,做出一番成績出來。
他根據在建業城初期建設的經驗,對登陸營地做了兩天細致觀察,準備將主營地設置在廣陵河(今澳洲湯斯維爾附近的羅斯河)北側,一個靠近入海口的位置。在河岸邊隻要架設幾門火炮,就可以阻擋任何敢於侵入營地的船隻。如此一來,將大大減輕整個規劃中的廣陵堡防守壓力。
其實,按照漢洲民政府的估算,如果忽略附近的土著人的話,可能存在的敵人入侵是不會發生的。畢竟北邊有威海和威遠(今巴布亞新幾內亞莫爾斯比港)兩地的存在,這裏已經算是漢洲的大後方了。
但防患於未然,孫厚明還是按照安全原則,對整個營地進行一番規劃,並對各種設施的建造順序做了流程安排,然後每日對進度工程進行點檢和檢查。
“老李,明日你帶幾個人先用少許水泥修建一個糞池,以後好堆肥養地,還不容易汙染地下的水源。”傍晚時分,每日工作檢查會上,孫厚明朝鄉兵小隊長李太東吩咐道。
“孫指揮說的是,以後這莊稼裏可少不了堆肥,要不然,收成就像以前的威海一樣,少的可憐。”李太東點頭附和道。
“這幾日抓把勁,爭取將那幾排木屋修好。”孫厚明又繼續說道:“然後將河灣的地平整一下,種些蔬菜。每日裏總吃土豆,鹹菜和鹹魚幹,總不是個事。”
“就是。”李太東說道:“以前總以為,能吃飽飯就滿足了。在漢洲將養了一年多,肚子裏有點存貨了,又想吃點好的。不過,等下次船來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給我們帶幾張漁網,我瞧著河裏的魚還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