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章 荷蘭人的商業思維(三)(1 / 2)

1641年4月10日,巴達維亞。

“鑒於新設的漢洲據點在未來一年內無法完成自給,我們還必須為此準備至少五萬到八萬盾的預算支出。古邦據點的恢複,則需要額外投入約十萬盾的費用……”巴達維亞財政官普雷德拉格·普爾頓捧著一份財物報表向安東尼·範·戴曼總督彙報著。

“普爾頓先生,請等一下。”戴曼總督打斷了普雷德拉格·普爾頓彙報,“我這裏有一個疑問,古邦是我們經營了數十年的地方,為何重新恢複它的各項設施,需要花費如此之多的費用?”

“總督大人,古邦被漢洲人破壞得比較徹底,主要防禦設施均被他們拆除。碼頭炮台和城牆上的所有火炮也全都被漢洲人帶走。港口內還被他們拋擲沉入了許多磚石和若幹漁船,需要進行清理打撈,以疏浚港口。另外,還有那些戰死的雇傭軍和職員的撫恤。為了確保古邦以後的安全,我們的各種設施重建必須要比以前更加完善,更加有利於我們的防守。”

“好的,好的,我明白了。”戴曼總督不禁伸出手,按了按額頭不停跳動的太陽穴,咬著牙道:“簡單地告訴我,今年我們預計會額外支出多少費用。”

“嗯……”普雷德拉格·普爾頓低頭翻了翻桌上的報表,最後苦笑著道:“今年,我們預計會額外增加支出約四十萬盾到五十萬盾的費用。而且還要保證,到年底之前,我們不會卷入新的武裝衝突,或者產生其他什麼重大變故。”

“那我們的收益在去年的基礎上可以增加多少?”戴曼總督心地問道。

“情況似乎沒有不是很樂觀。”普雷德拉格·普爾頓苦著臉道:“香料貿易方麵,錫蘭的葡萄牙人往歐洲運回了數量巨大的肉蔻和胡椒,極大地衝擊了我們貿易利潤。另外,我們往日本和朝鮮的貿易額,較往年下降不少。明國的尼古拉一官很顯然並沒有遵守與我們東印度公司之間簽訂的貿易份額約定,整個日本市場被他幾乎壟斷了六成以上。”

“我們對明國的貿易額,似乎遇到了一個瓶頸期,蓋因這個巨大的國家正在發生各種平民暴動,整個北方秩序變得比較混亂。而明國的南方地區,頻發災害,甚至部分地區也遭到了平民暴動的波及,因而對我們東印度公司商品的需求,變得有些疲軟。不過,唯一有亮點的,是安南、暹羅和印度市場,其貿易額的大幅增長,很好的填補了我們在其他地區的差額。”

戴曼總督聽了,心裏不免有些失望,成本費用的大幅增加,而相應的貿易利潤卻未見有預期明顯增長,那麼,到了明年初給歐洲本部彙報經營情況時,恐怕又要麵臨董事會成員的詰難了。去年,他就為公司的利潤增長不及預期,收到了了一封措辭嚴厲的質詢信件。

但戴曼總督到此時仍舊堅持認為,近兩年來,他所做出各項應對措施,絲毫沒有問題,是為了東印度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目前遇到的各種困難,都是暫時的,隻要挺過了這段艱難時期,東印度公司一定會重新恢複貿易利潤的大幅增長。

不過,他現在麵臨一個艱難的選擇,那就是籌備許久的馬六甲攻略要不要進入實質攻擊階段。這兩年以來,荷蘭東印度公司不斷派出武裝商船襲擾蠔鏡(今澳門)和果阿,以及馬六甲海峽水道,使得葡萄牙人的馬六甲和急水灣兩個據點始終無法獲得充足的物資和人員補充,同時還讓兩地缺乏足夠的貿易收入,造成這兩地的財力日益枯竭。

從亞齊人和柔佛人那裏間接獲得的消息顯示,這兩個控製馬六甲海峽通道的葡萄牙人據點,目前已經處於比較虛弱的階段。而且,荷蘭東印度公司與亞齊人和柔佛經過長期的溝通和協調,已經達成了共同對付葡萄牙人的合作協議。

荷蘭東印度公司向柔佛的素丹阿布杜爾·賈利承諾,他們在攻占馬六甲後,會向柔佛王國開放所有的貿易渠道,而且堅決不會主動深入柔佛王國境內進行傳教,網羅信徒,並且還會對他們取消部分火炮的貿易禁令。

至於亞齊王國,荷蘭東印度公司將繼續提供相當數量的火槍和火炮,支持該國的薩瓦丁素丹國王繼續鎮壓另外幾個兄弟的叛亂,並保證不會再染指急水灣城。

現在對葡萄牙人的馬六甲據點攻勢,可謂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隻要有充足的資金支持,組織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攜帶千餘雇傭軍和土人仆從,陸地上又有柔佛王國大軍的支援,畢其功於一役,攻克馬六甲城,完成東印度公司控製馬六甲海峽通道的長久夙願,當能得以實現。

可是,若要襲取馬六甲,勢必要花費巨額資金,這豈不是在今年公司難看的財物數據上又增加一筆刺眼的大額支出。

可若是不攻馬六甲,誰知道後麵還會不會有這麼好的機會。亞齊的薩瓦丁素丹統治基礎並不牢固,不定什麼時候,就被他的幾個兄弟給趕下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