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西部的艱難起步 一(1 / 2)

看書網.630.,最快更新1635漢風再起最新章節!

1644年9月5日,漢洲,珍珠港(今澳洲西北港口小城布魯姆)。

七八艘漁船散落在珍珠灣(今澳洲西北羅爾布克海灣)廣闊的海麵上,一張張大網不斷地拋向海裏,停留片刻後,幾個漁民便奮力地轉動絞盤,將大網拖了上來。

無數的黃尾魚、鯖魚、鯛魚、石斑魚在漁網中翻滾跳躍,試圖掙脫網繩,重歸大海。但幾個漁人隻是隨意地將魚一一扔進木桶。顯然他們的目標似乎不是這些魚,眼中透出一種渴望,手裏也在不斷地翻檢魚群,似乎在尋找著什麼。

“運氣夠背的!”一個瘦小的漁人有些失望地說道:“一個上午了,除了打了幾百斤魚,一個貝都沒撈起來。”

“是呀,也不知道這些貝都遊哪去了,害的咱們白忙活一場!”另一個漁人拎起木桶,將一些小魚倒入海裏。

“狗日的,難道隻有打幾個貝,采幾個珠子,才算是有收獲?”一個粗獷的漢子笑罵道:“這幾百斤魚拿到岸上,交於食品加工場,也能做不少魚罐頭。最不濟,弄成鹹魚幹,到內陸和土著換些皮毛,不是也有幾個銀錢收入。你們以為大海裏的珍珠是那麼容易采集的?”

“昨日,廖老三他們就在這裏撈了許多貝上來,采了十幾顆珠子。”那個瘦小漢子不無羨慕地說道:“若是將那些珠子賣給建業府來的商人,最起碼可以賺三四十塊錢。船上的人分一分,也有六七塊,頂得上兩三個月的賣魚的收入了!”

“人家那是運氣好!”那粗獷漢子不以為然地說道:“大海那麼廣闊,能撈上來貝委實不易。俺們還是老老實實地打魚,莫要有那些一日暴富的想法。擱著幾年前,俺們在大明,可是連肚子都吃不飽!”

“說的是。”一名漁人說道:“聽說如今大明就要亡了,整個天下也都要大亂了。也不知道會有多少百姓遭難呀!”

“兩位哥哥這麼一說,我倒覺得,咱們比起那些還在大明遭難的百姓來說,運氣要好多了。”那名瘦小的漢子嘻嘻笑道:“最起碼,我們不用擔心遭到流賊兵亂的荼毒,也不怕會餓肚子,每月裏還能落到手裏幾個銀錢。若是,咱們齊國的官人再給我分一個媳婦,那是最好不過了!”

“分媳婦?”另外幾人聽了,均是一臉苦相,“這荒僻地方,建業府的官人如何會想到我們。就算弄來的許多婦人,恐怕也是盡量往東部輸送。且等著吧!”

珍珠港,是三年前,齊國移民部決定往漢洲西南拓展而建立的一個小型補給點。經過幾年發展,此地已擁有人口兩百餘人,一大半的人開墾荒地,種植一些瓜果蔬菜和高粱、玉米、土豆等粗糧,還有少部分人則在海邊捕魚,為當地民眾補充肉類等蛋白質食物。雖然能吃飽穿暖,但日子過得也較為清苦。

此地建立補給點不到一個月,就有出海捕魚的漁民在海裏撈了不少貝,打開貝殼,竟然有許多小手拇指般大小的珍珠(後世有名的南洋珍珠),顏色也有銀白、粉色、銀色、金色、淡金色、玫瑰紅色等,色澤與顆粒體積均顯無與倫比。

有人將這些珍珠帶回建業城,立時引起了一些商人和富貴人家的關注。商人自然是想到了此類珍珠的極高價值,若是將其販賣與巴達維亞,或者那些南洋番邦土王,想必可以賺取極高的利潤。而那些富貴人家,則是對這種產自漢洲本土的珍珠極其喜愛,不僅顆粒飽滿體積較大,而且色彩多樣,晶瑩剔透,極具收藏價值。

當地的民政官員對此,更是欣喜若狂。漢洲北部因為開發較早,擁有大部分工業廠礦,是為齊國的根本所在。漢洲東部則因為氣候和土地環境優越,得到了政府的大量資源和扶持政策。而他們這裏卻屬於偏僻的西北地區,僅僅是一個定位於拓殖漢洲西南地區的中途補給點,勢必不會得到政府和民間商人的青睞,那麼,發展過程就會顯得有些困難。

如今,此地既然發現價值極高的海洋珍珠,那麼就會吸引商人和一些希望暴富的民眾所關注,投資,移民,那豈不是就能陸續到來。

當地官員索性將此地原來的地名申請改為珍珠港,以凸顯這裏的物產特色。瞧見沒,珍珠港呀,我這裏有大量的珍珠,想發財,趕緊過來投資,或者申請移民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