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霍倫堡(1 / 2)

1644年2月12日,漢洲,建業城。

“已經確認了嗎?”黑衣衛指揮使曹和麵色嚴峻地看著何清。

“具體位置還需要我們的探索艦隊根據那個巴達維亞海軍司令提供的海圖去尋找確認。不過,我認為對方提供的信息應該不會出錯。大概是在一條河流的入海口附近,當不難尋找。”何清亦是一臉肅然,“荷蘭人那處被稱為霍倫堡(今澳洲北部基茨港)的據點是在四年前建立。那個時候,我們正在與荷蘭人處於戰爭當中, 他們本來想憑借此處設立一個據點,以便可以長久地封鎖我們漢洲本土。但三年前,我們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結束了戰爭,他們卻並沒有撤除這座據點。反而,在這幾年裏,陸陸續續地投入人力和物力對其進行建設。”

“現在那個被稱為霍倫堡的荷蘭據點是個什麼情形?”曹和問道。

“據說還未能完全實現自給。”何清說道:“荷蘭人差不多每兩三個月對那個據點進行一次物資補充,而且駐守的雇傭軍也是每年輪換,加上管理人員和其他輔助人員, 差不多有近兩百人。”

“荷蘭人對我們忌憚頗深呀!”曹和恨恨地說道:“竟然在我們建業城不遠的地方設立一個據點。若是哪天與他們起了衝突,說不定就讓我們吃個大虧!我們必須立即將這個消息報與王上和總參謀部。”

“我們會對荷蘭人發出警告嗎?”何清問道:“要知道,這個時候,我們大量的移民正在途徑巴達維亞,要是雙方關係變得緊張起來,可是會危及我們的移民轉運工作。”

“我估計是要等三月底移民轉運結束,大部分艦船返回本土的時候,我們才可能會對荷蘭人采取強硬措施,迫使他們撤出這個據點。”曹和想了想說道:“對此,王上和總參謀肯定會谘詢我們黑衣衛應對措施。你下去召集情報分析人員,先拿幾個方略出來。”

“是,大人。”何清點頭應諾道。

-------------------------

戈若爾·卡恩站在霍倫堡北側一座高高的瞭望塔上,看了許久,最後微微歎了一口氣,轉過頭露出一絲微笑,伸手拍了拍值哨雇傭軍的肩膀, 隨後緩緩地從瞭望塔上爬了下來。

整個霍倫堡經過四年的建設,已經是一座周長達六百多米的小型菱堡,扼守在一條河流東側。這裏幾乎不存在任何有價值的物產。雖然周邊有許多森林,但林中的木頭太硬,而且又脆,也不適合作為船材所用。土地也是非常貧瘠,本以為這裏既然可以生長如此多的森林,那麼地裏總能種些糧食出來吧?

然而,現實卻非常殘酷,稻米、小麥、大麥幾乎難以生長。就連一些不怎麼依靠地力的高粱、玉米,也是生長的稀稀拉拉。他知道,除了此地確實比較貧瘠外,還有就是從爪哇島帶來的土人真的不是種地的好手。不僅懶惰,而且做事散漫跳脫,無法對地裏的作物進行細心照料。

君不見,距離此地不遠的建業城,估計地理環境與此差不多,為何漢洲人就能從地裏種出許多糧食出來,並且可以實現自給?

作為霍倫堡第二任總督,戈若爾·卡恩來之前也曾聽聞此地的凋敝和困境,心中也是有一番雄心壯誌,試圖要將此地建設成為一座能自給自足,並能產生巨大經濟價值的殖民據點。

可是到了霍倫堡數月後, 戈若爾·卡恩就感到一種深深的絕望。上帝呀,這裏真的無法創造出任何經濟價值,土地種植不出足夠多的糧食,森林當中也沒有可利用經濟產物。至於那些蹦蹦跳跳的口袋獸,又能做什麼呢?肉質口感很差,隻有那些愚笨的土人為了果腹,才吃得津津有味。它皮毛雖然可以當做製革的原料,可這玩意比起東印度群島密林當中那些動物皮毛,可就差遠了。

聽說漢洲很多地方發現了金礦和銀礦,為此卡恩總督還專門從巴達維亞尋了十幾個探礦專家,在霍倫堡周邊十幾公裏範圍內探查了一番。但結果卻是令人失望的,別說金礦、銀礦,就連鐵礦、銅礦都沒有發現。

曾經有一次,他坐船前往建業城,看到那裏的繁華和富裕,心中簡直嫉妒地發狂。憑什麼漢洲人在同樣貧瘠的土地上就可以建成一座漂亮有序的城市,而且還能將自己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他向德林總督申請,要求遷移數百明人至霍倫堡,以替換那些又懶又笨的爪哇土人。但被德林總督拒絕了,說霍倫堡的價值不在於創造財富,而是作為東印度公司遏製和威脅漢洲人的秘密據點。既然短時間內無法滿足生活自給,那就由旗下的武裝商船在往返漢洲本土貿易期間,順便予以其提供必需的生產生活物資。

若是遷移了數百明人至霍倫堡,以後要與漢洲人發生衝突了,你敢保證他們不會心向同宗同源的漢洲人?

既然德林總督如此定位霍倫堡,那麼作為一個威脅漢洲人的秘密據點,似乎就沒必要再絞盡腦汁地發展什麼經濟民生了。戈若爾·卡恩總督有些泄氣了,難道就這般無所作為地度過自己的三年任期?要知道,每一個來到遠東,加入東印度公司的殖民人員,首要任務,那就是發財,賺取一枚枚可愛的金幣和銀幣,然後返回歐洲,過上貴族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