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章 做一票更大的!(1 / 3)

1646年9月13日,遼陽城在時隔25年後,被明軍重新占領。

鑒於城中的建奴進行了激烈的反抗,並殺傷許多。進城後的明軍將其中有官銜地位的建奴先行挑出,然後餘者全部斬殺殆盡。

而到了下午時分,待徹底控製全城後,明軍開始對建奴的的居所進行有組織的劫掠。一些被解救釋放的漢奴自發地拿起棍棒、石塊,也對曾經高高在上的“主子”進行清算。他們在明軍士卒搶掠完建奴屋宅後,緊隨其後地躥入屋中,再次進行一番徹底搜檢。未了,對昔日凶惡的建奴“主子”和包衣奴才,瘋狂地虐待和殘殺。

此役,明齊聯軍克複遼陽,斃建奴盛京總管葉克書以下八旗佐領、參領等將官五人,八旗甲兵三百餘(含眾多老弱壯婦),盡俘城中八旗軍民。雖然,建奴在城破時,到處點火焚城,試圖與來攻明軍玉石俱焚。好在聯軍攻入城中速度夠快,撲滅部分主要府庫大戶的燃起的大火,估計在清點收獲後,多少令聯軍官兵感到滿意。

但是,最為聯軍看重的糧庫,卻是焚毀大半,讓牛虎等人大為惱火。隨即,令李本深部,將俘獲的八旗將佐和婦孺,實施三一抽殺令,以示懲戒。

既克遼陽,此行攻略遼東的目的基本全部達成,接下來,就是組織官兵和解救的漢民將這座遼陽城搬空,最後順利撤退至海邊,返回登萊。雖然,聯軍派出了許多遊騎和狙擊隊官兵遮斷沈陽方向的一切聯係,但誰也不敢保證,不會有漏網建奴逃回沈陽。

不過,待沈陽的建奴集結各地軍隊,然後再前來追擊聯軍的話,最快也要四五天以後了。那時,想必聯軍已經撤到海邊了。

“牛帥,我們得到一個重大消息!”李本深帶著幾個軍官匆匆地趕到昔日奴酋修建的所謂王宮,滿臉喜色地說道:“建奴不僅是遼陽非常空虛,就是他們的都城--沈陽,也是異常的虛弱,駐防的八旗甲兵不僅四五百人!”

“確切嗎?”牛虎聞言,神色一動。

“剛才實施抽殺令時,一名來自沈陽的八旗參領竟然有一個恩封的三等奉恩將軍爵位(皇室近支因祖恩而得封爵稱為恩封),臨刑時,突然跪地乞降,聲言可提供我等有關遼東情形,隻為活命。”李本深興奮地說道:“我部一名參將隻是隨意詢問他一番沈陽情況,對方卻說,沈陽與此地一般,都是無大軍駐守!”

“不會是誆我們吧?”李發德懷疑地問道。

雖然建奴已經遷都北京,可沈陽好歹也是他們此前的都城,更是遼東的統治中心,怎麼會不留軍隊駐守。

“好叫這位李將軍知道,那建奴剛才告知我等,沈陽原本有甲兵五百餘,半個月前,他們的盛京總管帶了一百餘甲騎來到這遼陽城。如今,沈陽之兵恐怕已不足四百之數!”李本深笑著說道。

“將人帶來,俺們再仔細詢問一番。”牛虎說道:“另外,再多拷問幾個建奴,確認沈陽到底有多少兵力。”

“牛帥,我們當真要打沈陽?”鄭森顫聲問道,他隻覺得此時血脈噴張,眼中透出異樣的光芒。

那可是建奴的都城!若能克之,必然天下震驚,世人為之矚目。

“有機會的話,也可以考慮做票更大的!”牛虎也覺得自己此刻有些血往上湧,然後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沉聲說道。

明齊聯軍的最初目標,不過是攻克遼陽,然後毀其城,掠其財貨人口。但令他們所有人意想不到是,建奴於遼東的軍事部署,要比他們想象中還要薄弱。

建奴在入關後為了與南明、農民軍作戰,曾經數次從關外抽調甲兵進入關內。多爾袞帶八旗主力隨吳三桂進入山海關後,一路追逐李自成的順軍,直至山西。後來,順治帝福臨入關遷都北京,又將留守的關外大部分兵馬悉數帶至關內。

隨著清軍勢力的迅速擴展,作戰、戍守部隊肯定會比初始派出的13~14萬軍隊的基礎上增加很多。幾乎將遼東所有精壯、甲兵全部抽調入關,以鞏固和維護清軍的統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