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章 清廷的應對(1 / 3)

1650年12月15日,南京。

大清和碩英親王、平南大將軍愛新覺羅·阿濟格端坐於馬上,冷眼看著南京城太平門前跪了一地的官員、降軍將領以及眾多士紳,久久不發一言。

跪倒在地的眾人,連頭也不敢抬起,幾日前落了一場冬雨,使得地上冰冷而又泥濘,未及片刻,許多人便被凍得渾身發抖。但阿濟格未曾發話,所有人都不敢絲毫動彈。

“將這些無用的奴才都砍了吧!”阿濟格手裏拿著馬鞭,指了指跪在右側的降軍將領,“都是些什麼玩意,不僅浪費我大清錢糧,還敗壞我大清威名!”

話音剛落,一群如狼似虎的八旗甲兵迅速湧了過來,將那群正在發愣的降軍將領拖到了路邊,然後不由分說,揮刀砍去,頓時血濺三尺,人頭滾滾,二十餘名降軍將領當著數百名官員士紳的麵,全部斬殺殆盡。

“英親王,饒命呀!”

“英親王,我可是大清的忠臣呀!偽明大軍攻入南京,我並未投降……”

“……英親王,奴才是忠於我大清的,天地可鑒,日月可表!”

血腥的一幕,讓跪倒在城前的南京官員和士紳駭然無措,這偽明大軍攻入南京,都未曾出現這般一言不合便大規模的殺降事例,怎麼我大清收複南京了,卻會苛待我等堅貞不屈的大清忠臣!

“十日內,解兩百萬兩勞軍費至總督衙門!”阿濟格厭惡地看著那群官員和士紳,“過期不至,盡數斬首,所屬家卷均貶八旗為奴!”

說完,就要打馬進入南京城。

“英親王,南京被偽明攻破,闔城百姓士紳恐多為附逆。如此,我大軍入城後,不先清理一番?”貝子鞏阿岱(努爾哈赤的侄子)騎馬趕至近前,小聲地建議道。

阿濟格聞言,瞄了一眼鞏阿岱,他自然知道“清理一番”是何意義,那就是要對南京城實施一次屠城,一來震懾周邊尚未收複的縣鎮,二來,給各地彙聚於此的大軍發放一些“福利”,提振一番士氣。

“本王臨來之前,攝政王有交代,平複江南,當以懷柔手段為主。”阿濟格冷冷地說道:“否則,天下民心恐會背離我大清。傳令下去,除八旗部伍進入南京,其他部隊暫時於城外駐紮。各部官兵,不得隨意騷擾百姓,更不許劫掠生事!若有抗命者,定斬不饒!”

說著,打馬緩緩朝南京城駛去,一眾巴牙喇緊隨其後,然後,兩萬餘八旗部隊也陸續開進南京城。

一個月前,多爾袞命阿濟格為平南大將軍,領精銳八旗部隊一萬餘,從北京出發,一路彙聚各地兵馬,至揚州時,軍隊人數已達六萬餘。同時,駐江西南昌的譚泰則受命組建西路軍,彙聚湖廣、江西、廣東、廣西等各地兵馬六萬餘眾,沿長江一路東來,與阿濟格在南京彙合。

誰知道,偽明和齊國聯軍在搬空了南京城後,竟然直接放棄了這座江南重鎮,於十天前乘船沿江而下,讓我大清費勁周折,集聚各路大軍準備對南京城的聯軍以雷霆一擊時,卻撲了一個空,讓兩路清軍主帥鬱悶不已。

“英親王,明齊聯軍此次攻占南京,充分證明了他們可以在我大清沿海和沿江任一重鎮發起突襲,並且還能一擊而中。如此一來,我大清麵對此種情形,就顯得有些被動了。”譚泰皺著眉頭對阿濟格說道:“若是下次,對方擊破了武昌、杭州,或者天津,我大清還能再次集結這等規模大軍前去收拾殘局嗎?”

“對方以舟船便利,縱橫江河大海,比之我大清兵馬於陸路征調往來,不僅省時省力,而且要便利迅疾得多,更能疲敝我大清兵馬,徒耗軍力。昨日收到廣西那邊傳來的戰報,因抽調兵馬以援南京,孔有德在李定國手裏吃了不少虧,已經退出了廣西,敗回永州,並急切的要求支援。而攻廣東的尚可喜、耿繼茂二人,也因抽調兵馬回援南京,使得他們仍頓兵於廣州城下,不得寸進。”

“誠如你所言,這齊藩小邦憑借舟船之利,銃炮之威,肆意逞凶我大清各地沿海、沿江地帶,實為我大清心腹大患。”阿濟格點頭說道:“但我大清水師孱弱,根本無法奈何對方。加之登來地區,背靠大海,城防堅固,急切之下,也無法根除。以至於,今日我大清處處掣肘,兵馬疲於調動往來,卻無法對其予以重擊。此賊,著實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