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蓬勃發展的種植園(1 / 3)

1673年4月2日,威遠島,寧鄉堡(今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南部波蓬德塔市)。闌

相較於漢洲東部地區的富裕,威遠島這座齊國最大的海外領地,就是某些人口中所說的“人口不豐,也無像樣的工業基礎”的窮地方。因為整個威遠島,除了威遠城(今莫爾斯比港)有些規模工業外,其他各地幾乎就是純粹的農業生產區。廣大人民群眾過的就是那種溫飽無虞,但手中普遍沒多少閑錢的“窮日子”。

當然,這個窮也是相對的。

該島地處赤道附近,屬於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因而特別適合種植熱帶經濟作物,比如二十多年前從東非和阿拉伯地區引進的咖啡,通過荷蘭東印度公司從西非引進的油棕樹,以及十餘年前從南美引入的可可。

這些特殊的經濟作物除了部分移植在宣化島外,大多都栽培於威遠島上,並且隨著樹種規模的擴大,各地據此相繼開辟了大量的經濟作物種植園。

“諸位請看,前方就是一處咖啡種植園,占地六十畝,已經經營了三年,眼見著就要開花結果,就要實現收益了。”

金華府(今巴布亞新幾內亞萊城市)民政通判黎兆年正領著七八名來自漢洲本土的富商參觀考察當地的種植園經營情況,伸手指向前方一大片的咖啡樹林,熱情地介紹著。

“咖啡樹,原產於非洲東部的高原地區。四百年前(13世紀),傳到了阿拉伯地區。這種浸泡咖啡的飲法迅速在該地區流行開來,後來又傳到奧斯曼本土,因真神教義嚴禁飲酒,因此咖啡成為該國很重要的流行飲品,是僅次於茶葉的飲品。”闌

“另外,咖啡在數十年前,還以“真神教酒”的名義通過威尼斯人和荷蘭人輾轉傳入歐洲。據說,這種充滿東方神秘色彩、口感馥鬱、香氣迷魅的黑色飲料受到貴族士紳階級的爭相競逐,咖啡的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甚至有“黑色金子”的稱號。”

“不過呢,在很長時間裏,咖啡的種植和生產一直為阿拉伯人所壟斷,產出極為有限。如今,咖啡經過我齊國二十多年的培育,已完全適應了本地的氣候和環境。咖啡不論是在印度、阿拉伯、奧斯曼,還是在歐洲地區,需求量極為旺盛,價值堪比茶葉。“

“哦,對了,國外的許多醫學和宗教人士認為,咖啡具有提神、醒腦、健胃、強身、止血等功效。諸位想想,你可以一邊喝著可口香醇的咖啡,享受味覺帶來的愉悅和愜意,一邊還可以養生治病,那功效,簡直比咱們賣的茶葉還要強出一分。”

“所以,這咖啡的市場前景極為廣闊。你們隻需要圈個百八十畝,雇幾個懂種植的農人,然後再弄些苦力來,這就是一個能生金蛋的老母雞,讓諸位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財富!”

“黎通判,這咖啡樹從種植到結果就需要3-5年,而且6-10年的咖啡樹才是最容易結果的。以咖啡樹30年的生命周期算的話,就有15-20年是收獲期。可是,你們金華府卻隻給出20年的經營權,算下來的話,我們隻有區區不到十年的收益期呀!”朱全平苦笑著說道:“而且,我們還要繳納一筆高昂的土地租賃費,要承擔前期樹種育苗費,種植園維護費,需要花費力氣去搜羅苦力,收獲期要繳納相應的稅費,甚至還要擔心未來市場價格的劇烈變動。而你們金華府卻可以在二十年後,平白獲得種植園後期的收益。這買賣,有些不劃算吧?”

“朱大掌櫃,話不是你這麼說的。”黎兆年說道:“你不能隻看到你們的付出,而對我金華府的付出視而不見。這寧鄉堡周邊的安全保衛,從該地通往海邊的道路修建,以及為了保證你們種植園產品的出口,我們還需要建設一座港口碼頭。你們算算,這些基礎設施的前期修建、日常維護,以及後期翻建,我們地方政府要花費多大的資金。”

朱全平聞言,沒有說話,而是看了看同行的幾個商人,意思是,別老讓我一個人出頭呀,你們得壓壓條件,為咱們爭取最大的利益。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