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四章 印度洋,海盜的墳墓!(1 / 3)

1684年5月18日,雲霧島(今塞舌爾馬埃島)。

1502年,葡萄牙人達·伽馬帶領他的船隊第二次繞過好望角時,在馬達加斯加與非洲大陸之間發現了一些無人居住的珊瑚島。由於島上並沒有土著人口,也沒有什麼有價值意義的物產,達·伽馬隻是將這些小島標注在了自己的航海圖上,並給了他們一個總稱:“七姊妹島”,隨後便棄之不顧,未再涉足這片美麗的群島。

大齊乾武二十二年(1664年),當時的印度艦隊副司令、昭信校尉(上校)何宗源率領四艘戰艦探索和考察非洲東海岸水文和地理情況時,不經意間又“發現”了這片群島。

鑒於當時非洲東海岸許多條件更為優越的港口皆被葡萄牙人所占據,何宗源遂決定將該群島納入齊國治下,使其成為海軍在西印度洋地區關鍵的補給點。

他臨時任命了一名仁勇校尉(中尉)為地方民政官,帶著十餘名海軍官兵,以及數十多名科欽仆從人員登陸其中最大的島上(今塞舌爾馬埃島),開始著手建立據點,升起齊國旗幟,宣示這片群島及海域皆為齊國轄地。

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建設,這片群島已建立三個定居點,擁有五百六十多名居民。該地民眾主要以種植木薯、甘蔗和玉米為主,輔以近海捕魚,溫飽無虞,但口袋裏絕對沒有多少閑錢,日子苦逼得很。

而今日,對於雲霧島四百多居民而言,可能是一個極為幸運的日子。無他,在清晨九時許,一艘海盜船貿貿然地闖到了島上,給窮得叮當響的當地民眾送來一船搶掠而來的財寶。

嗯,準確地來說,這艘海盜船其實是一艘獲得英格蘭政府頒發了私掠許可證的武裝商船,是有“執照”的海盜。按照許可規定,私掠船在海上虜獲的10%財富,將歸英格蘭王室所有,他們可憑此許可證,獲準進入英格蘭所屬的各殖民港口停靠補給。

嚴格來說,隻有在戰時,私掠行為才是被允許的。1674年,英格蘭與荷蘭簽訂和平條約後,便一直處於中立狀態,所有獲得的私掠許可的私掠船或武裝民船就應該停止此類針對敵國的海盜行為,更不得肆意攻擊其他國家的商船。

但是,敢於在海上跑船的人,自然都是一些無法無天、膽大妄為的凶悍之輩。而且,大海上無邊無際,哪有什麼法律和道德約束。湊巧遇到一艘實力弱小的商船,若是眼睜睜地任其離去,那豈不是太暴殄天物,放任財富的“丟失”?

因而,在廣闊的海洋上,別說擁有私掠許可的武裝商船和海盜船會表現的窮凶極惡,肆意搶劫武力弱小的商船,就是那些正常貿易的商船,在獲得絕佳有利的機會麵前,也會毫不介意地臨時客串一把海盜,做一次殺人越貨的勾當。

曾幾何時,私掠船和海盜船最為盛行的海域是在富饒的加勒比海,那裏無數的島嶼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甘蔗園,一艘艘滿載著蔗糖或者錢幣的商船往來不斷。更讓眾多私掠者和海盜垂涎不已的是,眾多的西班牙寶船會途徑該海域。若是能劫持一艘寶船,那完全可以讓一個普通人立即獲得巨額財富,實現迎娶白富美,攀上他的人生巔峰。

西班牙寶船隊的航線相對簡單,西班牙人將南美開采出的白銀和黃金通過水路運送到巴拿馬,再運送到中美地峽另一端的波多貝羅,由輸送船隻分批運送到哈瓦那後,最終由本土來的大型武裝蓋侖帆船統一運回本土。而這種運輸模式,最多時曾經達到了50多艘蓋侖帆船的水平——這種絕無僅有的超大規模船隊,已經基本不用海盜們費盡心思去跟蹤了。

而彼時的加勒比地區,大陸沿岸已幾乎被西班牙人所占領,僅有的法國殖民地也被西班牙人剿滅。古巴、多米尼加、牙買加等等大島嶼也已都成為西班牙人的殖民地。因此西班牙人才能如此有恃無恐地進行如此大手筆的運輸。

不過呢,隨著歐洲新教徒(英、荷)與天主教徒(西)之間的對立,以及法國流民的湧入,在加勒比先後出現了幾個著名的“海盜港”,英國的拿騷以及羅亞爾港,法國的海地以及托爾蒂島等等。這幾個海盜聚集地分布於寶船隊航線的沿線,以狼群圍剿馴鹿群的攻擊戰術搶劫寶船,驅趕—鎖定最弱目標—圍捕。到了後期,英、法、荷三國的海軍和私掠船也加入了這場圍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