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仲裁人(1 / 2)

天上陰雲密掩日,似是風雨欲來時。

英華武館大院。

此時的王天豐已是穿戴好了護具,一旁的是幾位天津有名的公證和仲裁人以及其他的幾個天津武行的館主。

隻見此時在那幾個公證和仲裁人前麵的桌子得上卻是擺放著好幾份契書。

這當中既有給比武之人簽字畫押的生死狀,也有給這些個公證之人畫押的仲裁書。

在這個時代這兩份書卻是比武之時必不可少的。

前者是讓比武者可以放開手腳,後者卻是讓得這場比武的結果得到保障。

畢竟這比武可不是兒戲,常有既分高下,也分生死之事。

所以為了讓比武可以順著規矩走,這生死狀也是必須得簽上。

當然這也不是說這比武必須得分了生死才能結束。

相反若不是有意外發生,或者是雙方執意要分生死,這比武卻是少有真正出人命的。

甚至一般情況下這些個仲裁人還會特意去留意這比武的動向,當一方實在不支之時,直接宣告結果,以防出了人命。

當然為了防止仲裁人弄名堂,所以這仲裁人也是不止一個的。

同時還要比武結束後也是要在這仲裁書上寫明仲裁的依據和流程的,最後還要簽上仲裁人的姓名並畫押。

以此來確保這仲裁比武的公正性的,當然也不是沒有那種一人便可主持公道的仲裁人。

但卻是少的,畢竟這一人獨斷勝負所要的不僅是公證,還要震的住人的武功。

可就算是如此,這一人公證也是容易得罪人的。

畢竟仲裁人判輸贏,卻要防止比武之人分生死,一人之斷終歸會讓人誤會不服的。

若是比武之人贏了還好,可若是輸了那可就少不得找這仲裁人討說法了。

常此以往這仲裁人於這江湖上的恩恩怨怨也是會越來越多,最後甚至乃會有殺生之禍。

同時也正是因為這樣,能活著一人仲裁的仲裁人往往也是名氣大的很。

一般的人若是想找其仲裁,自己名聲和功夫不到家卻是請不動的,而且就算請動了,這該有的仲裁金也是不少的。

像是那些個頂尖的仲裁人武館請一次少不得就是一百大洋。

當然也有那種不收錢隻論公道的仲裁人,像當年的箭士柳白猿便是如此。

可惜這樣的人物往往容易得罪人,畢竟別人都是被請去仲裁的,而他卻是看上不平事便想管上一管。

久而久之恩怨也是多的很,其又怎能長存於世間。

所以即便是這人稱北地第一仲裁人的柳白猿,在十幾年也是一樣銷聲匿跡了。

也不知是死了,還是厭倦了江湖?

而王天豐所請的卻不是那樣頂尖的仲裁人,他所請的隻是幾個天津本地的幾個仲裁人。

早年間也都是在這武林裏闖蕩的人物,後麵老了卻是到了這天津定居,同時也論斷一下這武行的種種事。

當然這禮金王天豐也是沒少給的,畢竟不是每一個仲裁人都如當年的柳白猿一般。

不過雖然這些個仲裁人不如當年的柳白猿,但是既然被請到這也是同樣會公道地論勝敗的。

不會因為是由王天豐所請而偏袒王天豐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