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拳大廈頂層
此時擂台上雖然還沒有正式開始比試,但看台上的觀眾卻有些等不及了。
畢竟這一年一屆的拳擂大比可算得上整個龍城最大的盛世了,也正是如此原本一萬塊賭資一個座位的看台如今都已經坐的滿滿當當了。
平日裏第五擂的拳賽也不過是一個月一次,而且戰鬥場麵和比鬥方法都有些收斂。
所以這第五擂的看台位置都是會有所空缺的,畢竟再精彩的比武,將賭資的下限設在了一萬塊,一般的撈偏門的可沒這種膽氣。
所以第五擂的比賽又被稱作為大佬的娛樂,因為隻有那些有排麵的人才能將這萬把塊錢不放在眼裏。
也隻有那些真正想感受刺激的人,才會在第五擂投注。
對於那些人一萬塊不過是一個門檻而已,他們真正花在這拳擂上的錢財可遠遠不止這一點。
平日裏的一場第五擂比鬥,真正能玩轉這第五擂的,沒個幾百萬的賭資在,你都沒資格在這第五擂裏撐拳手。
要知道平日裏一個月一次的拳擂賽裏,可不是所有的拳手都能出場的。
第五擂擂主李秋遠如果沒人挑戰的話那自然是不需要出場的,畢竟以他新一代拳魁的地位,再出來比賽可就沒有賭的樂趣了。
而其他的第五擂拳手也不是說上就能上的。
因為除了李秋遠,其餘第五擂的選手那都是相差不太大的,因為第五擂的拳手要挑戰上位那就是能擊敗一次同位第五擂拳手的守擂選手才行的。
再者能上這第五擂的拳手其本身的外家技巧也都是爐火純青的水平。
除了像李秋遠這般的內家好手,其餘拳手的高低那都需要打過才知道。
當然即便差別不大,那也是有差別的。
而這從第五擂拳手的比賽勝場數來看高低的,雖然說除了李秋遠外,就沒有一個拳手可以全勝除李秋遠外的拳手。
可勝率高的拳手還是有的,而這大概也能看出拳手大致的水平。
就如同當初擊敗半年前寧遠前身的王占熊,他的勝率就是百分之六十三,算是這一批第五擂拳手中中上的水準了。
最頂尖的那一批可就到了百分之七十的勝率,就如同何敏忠便是這個層次。
也就是這樣地一群勝負難知的拳手,才可以讓整個拳擂的比鬥更加精彩。
除了一年一次的拳擂大比,平日裏一月一次的第五擂拳賽通常隻會打兩場而已。
而這兩場的對照拳手都是由那些在第五擂拳台看拳的看客所決定的。
龍城拳擂經濟公司將所有除李秋遠以外的拳擂拳手所有的兩兩對陣的名單都給出來。
然後由看客們提前兌換好相應的賭資投注。
最後統計每一對對壘拳手的總賭資,選出排名最高的兩組對戰名單。
當然這兩組名單裏的拳手不會重合,因為一旦重合了,也隻會將重合拳手賭資最高的那一場拳擂安排上。
畢竟這第五擂的拳擂從來都是什麼小兒科,打一場下來受多重的傷那都是未可知的。
所以這就使得這第五擂的拳手自然不會重複上場。
然後剔除與最高賭資組合拳手重合的拳手對局之後,再選取總賭資排名第二的拳手對局。
然後再正式開始兩場拳擂的外盤賭資。
重新開始下注,雖然所有的人都可以下注,但隻有賭資在一萬以上的才有資格來這第五擂現場看拳賽。
而這賠率也是會在統計總賭資之後公布的。
而這樣完全由看客決定的對陣名單也就導致了有可能平日裏第五擂的拳擂對決不一定會是第五擂中勝率最高的拳手。
而是最受看客喜愛的拳手會上台。
而上台的第五擂拳手勝利可以享受半成的對應拳擂收益,而未上場的李秋遠也會同樣分上半成的收益。
而敗北的那兩位拳手共分半成收益。
當然這個收益的分割標準是這第五擂拳手同意了龍城年限亦或是比鬥約的前提下才有這樣的分成資格的。
一般的拳手要有這樣的分成那就得答應在龍城裏打一年以上的拳賽,亦或是打夠十場才可以。
當然如果不是這樣的拳手,而是玩票性質的拳手,也不是沒有收益,隻是可就沒有這樣的分成資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