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事業為先(1 / 2)

“來人,回宮,設宴款待大將軍!”

.....

乾清宮內。

朱厚照在批閱奏折的時候,有近侍太監走了進來,躬身對朱厚照說道:“啟奏陛下,禮部尚書楊一清楊大人求見!”

“宣他進來吧!”

少頃,禮部尚書楊一清進入大殿,行完叩拜大禮之後,對朱厚照稟報道:“啟奏萬歲,此次科舉考試已經完成鄉試,考中的舉人已經陸陸續續抵達京城,此次殿試,還望陛下能給出題目,好讓老臣去完成此次考試任務。”

楊一清將手中的奏折遞交了上去,稟報道“這是鄉試的解元名單,請過目!”

朱厚照將楊一清手裏的清單接了過去。

大明朝有兩京十三省,每一個省的第一名,都會被遞交到朝廷。

會試第一名稱之為會元,會元是主考官清點的。

殿試則是在紫禁城保和殿內舉行,皇帝親自主持,赴考著稱之為貢生,考中之後是進士,此殿試的第一名稱之為狀元。

連中三元的被稱之為才高八鬥之人。

鄉試第一,會試第一,殿試第一,要是這都是一個人的話,那就會被皇帝召見。

當然這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弘治皇帝在位的時候,就出現過這麼一個家庭。

朱厚照將楊一清的奏折打開,幾個熟悉的名字,一一映入眼簾。

夏言,江南解元。

文征明,江南解元。

這夏言,是曆史上有名的內閣首輔。

嚴嵩在夏言生前,一直是畏懼夏言的,後來嚴嵩誣陷夏言,夏言被迫入獄,嚴嵩就坐上了內閣首輔的位子。

文征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跟他一起出名的還有唐伯虎,祝枝山...

隻可惜,這些江南四大才子一個個都止於舉人,之後就都籍籍無名了。

尤其是大才子唐伯虎,在弘治年間,已經被終身禁考。

原因是他放浪形骸,赴京考試時,留宿於青樓,被主考官感觸考場,等同於夾帶抄襲,終身禁考。

想不到這個文征明到還有點本事,不過,他的會試成績不過,所以還是無法入朝為官。

這個夏言有首輔之才,那會試時,朕就看看你的文字寫的如何?

除了這些解元之外,還有大量有才華的舉人才子沒有出現在奏折上。

朱厚照的心中十分期待。

這一次科舉,將會給大明提供多少良臣名將?

“請陛下出題。”

你把手伸過來。

楊一清把手伸到朱厚照麵前,朱厚照在楊一清的手中寫了兩個字。

“這次殿試就以這個為題吧!”

“遵旨!”

禮部尚書楊一清領了題目之後,走出乾清宮,

陛下在他手掌心中寫了兩個字:“海軍”

這是明朝的製度,在會試開考之前,任何人都不得知道考題,在開考之前的幾個時辰,皇帝才隻告訴主考官一個人。等到考生入場坐好之後,主考官才會試題分發到每一個考生手裏,以防作弊。

與此同時,廣東海軍衙門總部。

大內侍衛進入海軍總部後,宣布道:“海軍總署戚景通接旨!”

戚景通帶領所有海軍全部跪下接聽聖旨。

在海軍監獄裏,兩千多名佛朗機戰俘萬念俱灰,雖然他們知道大明帝國到處是黃金,到處都有錢賺,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通過這種手段,連一分錢的便宜都沒有占,反而失去了人生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