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平(2 / 2)

穀讋  她們姐妹走了後,林氏很有些感觸和元仕進:“這些年,她們姐姐長進了。我原本以為她們這一趟要說許多的抱怨話,結果說的全是關心我們的話。”

元仕進聽老村長提了元可真姐妹們的家事,她們現在日子舒服了許多,如果好日子過得還有想不開的心事,他們當爹娘的人,也是沒有本事幫她們解決問題了。

元可真姐弟關心了元達笙一家人的情況,也打聽了元同澤家裏麵的事情,元仕進挑能說的說了,林氏說得最多的還是家裏麵一日三餐。

柳氏和駱氏其實也關心元達笙一家人生活情況,林氏話裏話外說的都是元同澤一家人的生活。

林氏也說了,他們夫妻還是習慣村裏的日子,正好元達笙的院子挨著元同澤的院子,他們晚上住在元達笙的院子裏,白天常在元同澤的家裏麵。

駱氏自從元同真上一次帶著京城妻子回家一趟後,她已經不妒忌老大家的生活了,各人有各人的命,她的命其實不差了,兒子們都在近處,她幾時想瞧,都可以瞧得見。

元仕進夫妻回到村子後,兩人完全放鬆下來了,元達和兄弟反而有些不安心了,他們勸元仕進夫妻和他們一起住,結果元仕進夫妻說習慣兩人住一個院子的生活。

柳氏和駱氏主動提出來,輪流來給他們夫妻煮一日三餐,元仕進和林氏沒有拒絕兒子兒媳婦的孝順,有的時候會拿出銀子,讓元達和兄弟去城裏買一些肉食回來煮。

他們夫妻這個年紀了,最喜歡闔家團圓的情景,家裏麵兒孫圍繞的日子,就是他們最高興的時候。

一年又一年,元同瑾兄弟先後回到縣城參加大考,然後大考上榜後,他們又前後直接去了府城官學讀書。

元達笙還是沒有時間回家,戚善回了兩趟家,在兒子們大考過後,她帶著孩子們去戚家村一趟,過後便又回了京城。

元仕進夫妻在元家村生活八年後,他們夫妻前後腳老了,老村長走在他們的前麵。

這一次元達笙一家人回家了,他們一家人留在元家村守孝一年,守孝期滿後,元達笙和元達和兄弟商量,把元仕進夫妻住過院子,交給村裏當元家村的學堂用。

元達和兄弟應承下來,原本這一處院子便是元達笙出銀子修造的,他現在要把院子交給村裏用,他們當兄長的人,自然是無話可說。

這一年,是他們三兄弟成年後,相處最多的一年,元達和兄弟頭上已經有了白頭,元達長笙也不再是青蔥少年人。

元達笙夫妻對待村裏人態度平和,麵對上門請教功課的人,元達笙表現得非常親和。

元同瑾兄弟聽人提及從前的舊事,他們去向元達笙打探舊事,元達笙公正的表示,當年的事,其實無對錯。他們兩位伯父在他們祖父祖母盡了孝心,在分家後,也不曾壓製過他的發展。

元同瑾兄弟一下子理解了元達笙的話,他們回來參加大考的時候,祖父祖母追憶從前的時候,也說過當年能夠全家人都活下來,已經相當的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