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密謀台灣(1 / 2)

“不是朕危言聳聽,前明萬曆年間,日本豐臣秀吉兩次大舉攻入朝鮮,第一次攻朝,不到一個月就攻陷了王京漢城。前明先後出兵近二十萬入朝與倭寇作戰,朝鮮稱之為‘壬辰倭亂’。”

“雖然後來明、朝聯軍勝了,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明軍因此實力大減,不得已削減遼鎮兵額,我先祖才能乘勢壯大。”

“殷鑒不遠,試問在座諸公,誰敢保證將來東洋倭寇不會卷土重來?到時我朝該如何自處?莫不成要走前明的老路嗎?到時候悔之晚矣。現在,是到了非做不可的時候了。為後世子孫計,為萬年基業計,我們多擔當些,不應該嗎?”

他這一番話,讓眾人明白了,這位年輕皇帝還真不是意氣用事,他所說的話,真的有一番道理在裏麵。但即使如此,這事的難處,仍是無法想象的,眾人一時還是難以接受皇上的主張。

允祿心中默謀了一番,斟酌著字句說道:“聽了皇上的話,才知聖慮高深,遠非臣等所能及也。但行此滅國之戰,非舉國之力,恐難功成。苗疆之亂初定,準噶爾部又不時騷擾。臣想此事須要妥為謀劃,慎之又慎才好。”

“好,十六叔。”乾隆見自己的話起了作用,語氣變得很輕鬆:“朕知道此事的份量,斷不會草率行事。你們下去後,先將苗疆善後事宜處置妥當。朝鮮之事,隻是我們君臣知道就好,待朕思慮周詳,我們再議,如何?”

眾人齊拱手道:“謹遵聖命!”

“好,道乏吧!”

見眾人退出,太監李玉在門口輕聲說:“主子爺。”

“進來。”

李玉進來跪下奏道:“早膳時主子翻了牌子的官員還在垂花門候著,主子見不見?”

乾隆感覺心中有些煩亂,對李玉道:“告訴奏事處,今兒個不見了,叫他們回吧,明日先見他們。”

“嗻。”李玉叩了頭,起身退了出去。

乾隆想著心事,侍衛吳鏡湖悄聲走了進來,見屋內沒有別人,他走到乾隆跟前,悄聲說:“皇上,頭一次見您發這麼大的火,可別氣壞了身子。”

乾隆輕撫了一下額頭,長籲出一口氣,才道:“做這麼大的事,沒有這雷霆之怒,千鈞之勢,能成嗎?”

“你們說的話,我在門口都聽見了,我也覺得朝鮮必須得打。可……是不是太急了點,苗疆剛花了那麼多銀子,善後又要大筆的銀子,這……”

“朕明白你的意思,可是我們要做的事那麼多,總要一件一件的做下去了才行。內政在穩步推進,可是軍事上,目前我們能做的,隻有這一件事了。你不知道朕心裏急嗎?天知道我們的時間還有多少?”

“為什麼現在隻有這一件事能做?”吳鏡湖不解的問。

“你跟朕來,”乾隆起身走了出去。

他跟著乾隆來到了養心殿的正殿,乾隆吩咐道:“讓侍候的人都回避。”

等到吳鏡湖把殿裏的太監宮女都攆了出去,乾隆領著他走到正殿的東北角,指著牆上掛著的一塊巨大的黃綾幔帳對他說:“揭下來。”

吳鏡湖拽住幔帳的一角,一用力,幔帳一下子滑落在地上,牆上赫然出現了一張巨幅的地圖,地圖最上方鬥大的字寫著“康熙皇輿全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