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皇家海軍(1 / 2)

乾隆笑道:“嗬嗬嗬,等不起,我讓陳宏謀他們把紐科門的常壓蒸汽機的樣機和技術都買回來,咱們自己研究改進,造出工業用蒸汽機,思路和方向都有了,有什麼難的?”

“有了工業蒸汽機,不但輪船有了動力,鐵路也可以建起來了!”

“隻是有點對不住瓦特小朋友了,把他的飯碗搶了,等他長大娶媳婦時,我派人去多隨點份子。”

十日後,何誌遠進宮陛辭,吳波也一同來消假入值,乾隆在西暖閣溫室裏召見了他們。

“兩位新郎官假期滿了,又要為朝廷不辭勞苦了。”乾隆打趣道。

何誌遠是個深沉人,吳波卻不客氣,在座上拱起手,順著話頭調侃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嗬嗬嗬,”乾隆笑道:“不能死,咱們都得好好活著,還有那麼多事等著去做呢。”

“誌遠,帶去朝鮮那五百人還剩多少?”

“回皇上,陣亡二十八人,重傷十一人,輕傷的已經全部傷愈歸隊。”

“陣亡、重傷的,待嶽鍾琪戰事結束後,朝廷會一體從優撫恤,其餘的人,你挑出二百個有本事,會帶兵的,隨你去台灣。”

“此去台灣山高路遠,你跟這些人說,幹得好的,一年後允許一名家眷前往台灣照料,也可就地娶一名妻妾。”

“隻是有一樣,去了以後,你要從嚴治軍,技能訓練,軍中紀律要日日督促,不可有一絲懈怠。有的人可能還要去西洋學習。”

“這些人,將來都是帶兵的官長,至於能巴結出多大的前程,就要看個人了。”

“留下的二百多人,交給吳波。”

“皇上,”吳波問道:“交給我如何安置?”

“剛不是說了嗎?咱們都不能死,得好好活著,要加強侍衛的力量,總不能再出一個金成渙吧。”

“可是,這二百多人都是漢軍綠營裏挑出來的,都是漢人呀?這麼多漢人進內廷做侍衛,這違製呀。”

“哼,都什麼時候了,還顧得上這些?金成渙倒是出身不俗,朝鮮國王親自送來的,到頭來不也差點要了朕的命?”

乾隆接著說道:“隻要能忠心護主的,不致生出二心的,滿人、漢人又有什麼打緊?該改的要改一改了。”

“這二百多人都是戰場上下來的,很多都是有軍功的,當個侍衛也不為過,這事朕和他們去說。”

“現在,很多事情已經沒法子分清楚滿漢了,嶽鍾琪蕩平了朝鮮,跟著他的那十萬人還不都是漢軍綠營?”

“滿州八旗已經不是一百年前的樣子了,那時候,士兵都是窮苦人,常年生活在關外苦寒之地,有了戰事就上陣廝殺,沒有戰事就鑽林子打獵,日日弓箭長刀不離手,隨時都帶著一股子殺氣。”

“現在國家承平日久,滿州八旗本就比漢軍綠營待遇優厚,再加上朝廷對旗人的優待,幾代人驕生慣養下來,他們現在自己就是爺,有妻有妾有家產,還能指望著他豁出性命上陣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