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京師兩院(1 / 2)

乾隆接著道:“愉貴妃畢竟身份不同,出宮也不方便,能如此已經是開了風氣之先,所以這個總編纂還是由你來做。”

明安圖道:“皇上,臣也有此顧慮,愉貴妃不便出宮,而且臣子擅見貴妃,臣也怕招來物議。”

“這個朕也早想到了,索性就把養心殿東暖閣騰出來專給你們使用,若需會議,盡可到那裏去。朕若有閑暇,也好同你們一起參詳。”

“至於物議,朕都不怕,你們怕什麼?大天白日,煌煌明堂,坐而論道,有什麼可避諱的?若是這點子肩胛都沒有,咱們君臣什麼也不要做了。”

“朕現在想的不是這些,你道是什麼?”

明安圖拱手道:“聖學淵遠,智慮高深,臣難望項背,哪裏能猜到皇上的心思?”

“朕在想,縱是這新版的《天工開物》編纂成書,刊行天下了,也是如《三字經》之於總角小兒,隻能權作開蒙之用。”

“宋應星畢竟不是神仙,不可能通曉萬物,能夠博學已經不易,若說精通就未必了。”

“是以國家不能全指望著它來繁榮進步,應該有專門的人才,孜孜不倦的去格物致知,深入研習,才能做到精益求精。”

“這裏麵的許多學問,應當叫做科學。這個科學可不是尋常所說的科舉之學,而是分科而學之意。”

“朕意建立一個京師科學院,設有諸如天文、算學、物理學、化學、醫學等各分院,有專門的人才去研習每一科學問。”

“這正如韓昌黎文中所言的術業有專攻,如此才能日新月益,不斷精進,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明安圖本人就是當世一個出類拔萃的科學家,自幼聰穎好學,才華出眾。他學識淵博,研究領域頗廣。精通數學、天文曆法學和地理測繪學,是曆史上少有的多學科科學家之一。

奈何他之前生不逢時,從朝廷到民間,沒有人把這些太當回事兒。

康熙雖然涉獵很廣,對很多自然科學都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那也隻局限於他的個人愛好,或是他在王公大臣麵前顯示自已天縱英才,博聞強識,增加自身威權的一種手段。

他從來都沒有想過用這些自然科學來推動社會的進步,他身邊一些當世傑出的科學家,竟然都成了滿足他喜好的弄臣。

雖然他也曾設立算學館,“簡大臣官員精於數學者司其事,特命皇子親王董之,選八旗世家子弟學習算法”,他還曾親自給皇子、皇孫們講授。

但是這些,僅僅局限於皇宮之中,從來沒有走向民間,惠及全國。

雍正就更不必說了,在位十三年,應付政敵,追討虧空,推行新政都弄得他焦頭爛額,哪還有心思顧得上這些?

所以他這樣一個不世之才,硬是窩在欽天監做了幾十年的微末小吏,個人仕途還在其次,而學無所用一直是他心中的隱痛。

如今聽了皇上的話,他早已熱血沸騰,強自按捺住內心的激動,拱手道:“皇上,如此的大事,如此的眼界,若非皇上,哪個還能想得到?縱是想到也未必有膽子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