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還是製台大人見得深遠,如此就可以寫折子了。”許容道:“兄弟還有個想頭,這折子裏再加上一句。”
“經差人暗地訪察,查明聚集的士子中,有三成以上都是外省來江寧參加江南大學堂考試的。”
“落榜以後,逗留在寧未歸,為泄心中不滿,附和省內士子聚集生事。”
“好!”那蘇圖讚道:“此真乃點晴之筆也!我這就寫折子,你我聯名上奏,寫好了馬上拜發。”
那蘇圖猜得一點都沒錯,江寧奏來的密折,比他和許容的聯名折子提前送進了紫禁城。
折子遞到乾隆手裏的時候,宮門已經快下鑰了。
他拿起密折粗粗的一看,心頭立時大驚,正要差人去傳吳波進宮商議,吳波已經匆匆的來了。
吳波是接到了江寧送來的密信,一時也沒敢耽擱,馬上進宮來奏報。
他看罷那蘇圖的折子,對乾隆道:“事情與我接到的密信中所說的大致不差。”
“唯一不同的是,密信中說,江寧的一些官員不僅沒有勸阻聚集的士子,甚至還鼓動授意一些不相幹的士紳富戶,派出家人仆從到現場煽動助威。”
“嗯?還有這樣的事?”乾隆心下又是吃了一驚。
“其實,我是相信確有其事的。”吳波歎了口氣說道:“這事情很容易想明白。”
“朝廷去年停了捐納,是斷了有錢人家子弟花錢買官的門路。而今年停了科舉,貢生的選拔自然也一並停了。”
“這貢生不僅是很多官員子弟入仕的途徑,更是他們的一條財路。”
(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意謂以人才貢獻給皇帝。)
(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等,也稱“明經”,自國子監結業後即可授知縣及以下官職。)
吳波接著道:“這貢生名義上是擇優而貢,實際上有幾個平民百姓家的士子能有這個幸運?”
“那其實就是一些實權官員家中,正途出不來的子弟們當官的一條捷徑,或是有錢人家子弟當官的另一個方法。”
“貢生們從府學、縣學裏選出來,哪一級的官員不得打點?如今這些路子都讓朝廷斷了,官員們嘴上不敢明說,肚子裏一定滿是怨氣。”
“可巧遇上了討債逼死孝廉這樣的事,士子們群情激憤,他們巴不得事情鬧得大了,法不責眾,讓朝廷回心轉意也未可知。”
聽著吳波入情入理的講解,乾隆的臉色漸漸變得很難看,恨恨的道:“這起子齷齪官,我就是向士子們讓步,也絕不會遂了他們的願!”
他對吳波道:“依你看,士子們的事該怎樣處置?”
吳波笑了笑,說道:“想必你心裏已經有了主意,不過既然問到我,我就直言不諱了。”
“讀書育人是慢功夫,你為了盡快見效,想把士子們都引到新學上來,這想法沒有錯。”
“但是把科舉一刀切的廢除了,似乎做得剛猛了些。很多讀書人滿腦子隻有四書五經,連五穀都分不清楚,如今逼著他棄科舉而就新學,要了命他也學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