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兆惠在山打根港寫的兩份奏折以及蘇?國王寫給乾隆的信差不多同時呈到了養心殿西暖閣的禦案上。
乾隆挨著個的看過了,立時明白了兆惠要一天寫兩份折子的原委。
他命太監去召來了吳波,將信和折子都給他看了,然後問道:“對蘇祿國王想要武器的事情,你怎麼看?”
“蘇祿國與我國曆來交好,又正處在本土到澳省的中途,”吳波道:“無論是現在經略澳省,還是將來拓展疆域,蘇?國對我們都非常重要。”
“這又剛剛無償的為我遠征大軍提供了十萬石糧食,在他們那樣一個小國,十萬石糧食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蘇祿國王的誠意可見一斑,如今親自寫信來求助,我們似乎不應該置若罔聞。”
“說得在理,”乾隆道:“蘇祿國對我們太重要了,有它做內應,將來拿下婆羅洲就會容易許多。”
“而婆羅洲就像是那個大棋盤上的天元之位,若是占了它作為大本營,再向四外用兵就近便多了。”
“那兩艘船在渤海灣裏溜了差不多兩個月了吧,”乾隆突然問道:“改進得如何了?”
“昨天天津那邊兒剛有信來,大的毛病基本上沒有了,估計再有一個月就能出海遠航了。”
“好,咱們的綠營不是有些已經換了線膛槍了嗎?有沒有淘汰下來的火槍?”
“其實也沒有多少,”吳波道:“那天弘曉見了我還說起這事,原來大多數綠營的火槍裝備就有很大缺口,有很多裝備了三成都不到。”
“換下來的火槍都不及入庫,就直接被調撥走了。”
“那不成,你跟弘曉說,讓他一個月之內給我湊上三千枝火槍,有故障的,太過破舊的一律不要。”
“你要拿三千枝槍給蘇?國?”吳波問道。
“對,”乾隆道;“來複槍是肯定不能給他們的,這樣的火槍已經和西班牙人的火力相當了,再讓兆惠給他們幾十門臼炮,應該就差不多了。”
“其實西班牙軍隊的主力都在呂宋島那邊呢,在婆羅洲上的兵力本就不多,還要挪出一部分占領渤泥國。”
“所以他們並沒有多少軍隊進攻蘇祿國,”吳波道:“是因為他們的武器實在太差了,所以才會吃大虧。”
“你一下子給了他們三千枝槍,再加上那臼炮的威力,能把整個婆羅洲的西班牙人都趕到海裏了,是不是太多了些?”
“不多,”乾隆道:“就是要讓他們把西班牙人打疼了,牽製住他們,我們才能落得清閑。”
“想來歐羅巴的各國一定是盤算著先抓緊搶占人口眾多的地方,等瓜分完了這些地方再染指澳省,結果發現被我們抄了後路,他們難免不會懷恨在心。”
“如果多幾個蘇祿這樣的國家,折騰得四麵起火,八方冒煙,焦頭爛額的歐洲強國們就顧不上對付我們了。”
“若蘇祿國王真有那個本事,把婆羅洲的西班牙人都趕到海裏去,將來咱們去接手不是省了許多事情?就怕他沒那個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