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讓伊麗莎白最不甘心的一點,若是不在這個時候出手,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清朝占了哈薩克汗國的全部領土。
以後俄羅斯若再想去搶,那無異於虎口奪食,需要承擔的風險和花費的代價比現在要大得多!
如果不去搶,幾代沙皇這麼多年花在哈薩克身上的陰謀詭計,無數心血不都白費了?
在宮殿裏與元老院的大臣們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一位大臣的話與她的想法不謀而合。
“皇帝陛下,如因清朝的軍隊駐紮在了奧爾斯克要塞的對麵,它就像是一門裝滿了彈藥的巨大火炮,說不定那一天,就會點著了引信向我們轟擊過來!”
(奧倫堡要塞於1739年改名為奧爾斯克要塞,而在它的西部,1735年建起來的另一個要塞由於成了奧倫堡州的首府,取名為奧倫堡。)
“從此以後,我們在與歐洲國家交戰時,都不得不隨時留出一半以上的兵力來提防著他們。”
“阿布勒海爾汗早已經宣誓向我們效忠,哈薩克小帳就可以視為俄羅斯的屬國。”
“如果這時再抓緊迫使哈薩克中帳的阿不勒班畢特汗向帝國宣誓效忠的話,我們就有了向這兩個地方出兵的借口。”
“以清朝的野心,哈薩克大帳和浩罕、布哈拉汗國早晚都會被它們占去,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出兵占領哈薩克的小帳和中帳呢?”
“如果成功了,就會把我們與清朝的邊界向前推進兩千多俄裏,不僅會增加廣大的疆域,也會讓我們的帝國變得更加安全!”
伊麗沙白靜靜的聽完他的話,心中仔細的思量起來。
這個時候,由奧地利王位繼承權問題引起的西裏西亞戰爭剛剛結束,奧地利大公瑪麗亞·特蕾西婭與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已經簽訂了和約。
俄羅斯並沒有直接參與這場戰爭,現在看來,短時間內歐洲沒有再次爆發戰爭的風險。
“與清朝開戰的勝算有多大?”伊麗沙白問道:“他們的軍隊為什麼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就打敗了準噶爾的軍隊?”
“皇帝陛下,”又一位大臣說道:“據我們派出去的密探回來報告,清朝的軍隊配備了射程更遠的火槍和威力巨大的火炮,這是他們取勝的關鍵。”
“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劣勢,他們現在的武器彈藥都需要從蘭州運過來。”
“蘭州到哈薩克中帳有多遠?足足有三、四千俄裏!”
“況且東邊還有額爾齊斯河上的幾個要塞也可以牽製他們至少一半的兵力,怎麼看我們都未必會輸給他們。”
“清朝已經吞下了整個準噶爾,在它的西邊還有哈薩克大帳、浩罕和布哈拉這些地方。”
“如果我們出兵占領了哈薩克的中帳和小帳,他們也許就會知難而退,轉而進攻那些地方,而未必會真的與我們開戰。”
“皇帝陛下,”另一位大臣說道:“我以為一下子占領哈薩克的中帳和小帳這兩個地方,似乎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正因為中帳的領土在哈薩克三帳中是最大的,所以清朝未必會心甘情願的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