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戰爭打響(1 / 2)

“再派人去向各鎮的參將申明一下軍紀,不許舉火,不許喧嘩。”張廣泗接著道。

“告訴兵士們,今晚和明早再就著雪水吃兩頓涼饃饃,明日攻下了阿穆哈拜商,給大夥燉肉吃!”

“吃完了飯趁黑趕緊睡覺,今天晚上睡個長覺,明日天光能看見道路時就拔營出發!”

冬日裏天短,早早的就黑了,兵士們就著雪水吃的滿肚子冰涼,稻草鋪在雪殼上也僅能隔住些微的寒意,兵士們這時才感覺出新軍服做得這麼厚的好處。

大家實在是走得乏了,除了輪流值夜的,其他人都沉沉的睡了。

第二日還沒到卯時,很多兵士已經醒了,有的是睡足了醒的,有的是被凍醒的,這時天還黑黑的沒有一點光亮,隻能聽見帳篷外麵呼嘯的風聲。

摸著黑去外麵撒了長長的一泡尿,覺得身上輕鬆了許多,接著又回到帳篷,鑽進被窩裏將被子蓋到脖頸處,輕聲閑聊著等待天明。

到了卯時二刻,各營傳下令來,讓兵士們吃過早飯就拆了帳篷裝車。

吃過了飯,天色漸漸的有些泛青,等到兵士們都收拾停當時,已經能隱約的看見河麵上的道路了。

中軍裏傳下命令,大軍又出發了。

五十裏路,僅用了一個多時辰就走到了,此刻太陽已經升到了樹梢,天光大亮了。

這時的阿穆哈拜商還沒有城鎮,隻因這裏是阿巴坎河與葉尼塞河的交彙處。

有一條小路連通著葉尼塞河東西兩岸,夏天有渡船,冬季可以從冰麵上直接走過去。

本來這裏是葉尼塞河上離清朝邊界最近的一處要塞,按說應當有重兵把守。

但它所處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被西側的烏梁海十佐領和東側的托錦烏梁海旗夾在了中央,真有了戰事,很難固守。

因此,百十年來,針對清朝可能帶來的威脅,俄國在這一地區構築了一條東北到西南走向的防線。

自東北開始,第一個要塞是葉尼塞河上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要塞。

接下來就是在托木河與阿巴河、康多馬河交彙處,建於1617年的庫茲涅茨克要塞(今名新庫茲涅茨克)。

再向下,就是1709年彼得一世親自下令修建的比斯克要塞,它位於比亞河與卡通河的彙合處。

這處要塞緊鄰著清朝的烏梁海十佐領,策棱率領的兩鎮大軍現在就與它隔河對峙著。

再向下就是鄂爾齊斯河上那個位置極其重要的烏斯季卡緬諾哥爾斯克要塞了。

這四個要塞斜著連成了一條直線,構成了一道阻擋清軍的屏障,所以位於這條防線之外阿穆哈拜商就顯得不很重要了。

隻在河的兩岸各建了一座不大的要塞,裏麵分別有幾百人駐守,兩個要塞還各有幾門火炮衝向河麵。

張廣泗已經從出去哨探的向導處知道了這些情形,在離著敵軍要塞還有五裏許的時候,他命令大軍停止了前進。

“武榮林!”

“標下在!請大帥示下!”

“東西兩岸各派上去一協人,自五百步開外呈扇麵形把這兩個要塞給我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