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頭的兵士抵達後,立即在距陣地中心半徑兩裏左右處布置了一條警戒線,把整個炮兵陣地嚴嚴實實的圍了起來。
隨著後續人馬陸續到達,近兩百門的遠程火炮被推進了陣地,各自找好了位置,
全都掉轉過頭來放置安穩了。
炮兵們開始調整射角,黑洞洞的炮口齊齊的瞄準了俄軍的要塞。
要塞中的嶽鍾琪接到了炮隊傳回來的報告,知道炮兵陣地已經部署完畢,接下來就該是最關鍵的一步了。
能不能成功的對敵人發起突然攻擊並且圍殲他們,就看這一步能不能走得好了。
這一段的鄂爾齊斯河是東西走向,清軍與俄軍的要塞分別建在河的南、北兩岸。
副將孫成棟與參將陳鬆各帶著一萬五千人的隊伍,也是摸黑從要塞的後門悄悄的走出來。
這兩支隊伍也是沒有一匹戰馬,全靠步行。
兵士們除了隨身攜帶的槍支、子彈和幹糧,有很多人還肩扛著臼炮的炮管、支架和裝炮彈的木箱。
他們先向要塞的後方走出了三裏多,然後便分道揚鑣,分別向東西去了,又各走出了足有十裏,才又轉頭向北,朝著鄂爾齊斯河走去。
道路都是早已經摸得極熟了的,到了河邊,徑直下到了冰封的河麵上。
在夜色的籠罩下,大隊兵士快速的通過了鄂爾齊斯河,過入了俄軍的防區。
這一切計劃都是經過縝密的偵察後才製訂下來的,清軍的哨探經過了十幾天的秘密觀察,發現俄軍每天隻是在半夜前把崗哨放到距要塞七、八裏遠的地方。
每天子正時分過後,便收縮到距要塞五裏之內。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嶽鍾琪命他們兩軍必須走到十裏開外,然後才能過河進入敵人的防區。
現在已經是醜初時分,一天中最冷的時候,西北風“嗚嗚”怪叫的刮著,把雪粒子吹起來,打到人的臉上生疼。
兵士們因為連續的急行軍,卻絲毫感覺不到寒冷,個個走得渾身是汗。
東邊是參將陳鬆率領的隊伍,他們走出了二裏左右,就見到了一條大路,這就是通往托木斯克的在路了。
孫成棟率領的西路軍就要多一些路,順著人跡罕至,異常難行的小路直走出了七、八裏地的樣子,才看見了一條大路。
這就是是通往秋明和葉卡捷琳堡方向的路了。
這兩條道路被清軍切斷後,鄂木斯克要塞中的三萬多俄軍就成了甕中之鱉了!
嶽鍾琪一夜未曾合眼,此時正在大帳中來回的踱著步子。
他在焦急的等待著孫成棟和陳鬆那裏的消息,現在是卯初時分,離發起攻擊的時間隻剩下半個時辰了。
他擔心的倒不是他們因為行軍速度的原因沒能按時到達預定地點,那樣至多也就是將攻擊的時間向後拖一拖。
怕就怕萬一在敵人的防區內暴露了行蹤,要塞中的敵人必然出兵來攻擊。
到時自己的火炮發起攻擊時,效果就會大大的受到影響,最多隻能將敵人的火炮和要塞損毀,卻不可能大量的殺傷敵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