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乾隆接過奏折展開看了起來,李侍堯不曉得自己該不該知道這事,心想還是知趣一些,自請回避的好。
估計這會兒皇上也大致知道策棱上奏的是什麼事體了,他拱起手來,輕聲的試探道:“皇上,臣……”
乾隆立時明白了他的意思,頭也沒有抬,隻是淡淡的說了一句“你且安坐”,便又接著認真的看了起來。
李侍堯悄悄的瞧著皇上的臉色,不知道策棱的奏折裏說了些什麼,會不會真的惹得皇上駁然大怒,他心裏著實有些忐忑不安。
誰知,乾隆麵無表情的從頭至尾將折子看完,突然笑出了聲來。
“嗬嗬嗬,”他邊將奏折遞給了李侍堯,邊說道:“好你個老策棱,竟然跟朕玩起貓膩來了!”
李侍堯受寵若驚的雙手接了奏折,打開看了起來。
布和見狀,知道皇上沒有計較的意思,這些日子始終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
“皇上!”他拱手道:“雖說此舉是為了戰事著想,但畢竟有欺君之嫌,臣請皇上降罪責罰,以儆效尤!”
布和到底比策棱年輕了二十幾歲,漢化得更徹底一些,把漢人的玲瓏心思學得頗有造詣,這番奏對相當得體。
“你們沒有罪,”乾隆幹脆的說道:“當初召集眾人來會商戰事之時朕就說過,朕定下的隻是大的方略。”
“真到了戰時,還需要將帥們善於變通,臨機決斷。”
“朕到這裏來,一是為了激勵士氣,二是為了指揮各部之間密切協同,並不是為了教你們該如何作戰。”
“科布多雖是邊城,但離著最近的戰場也有一千餘裏,什麼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都是扯淡!”
“不要說是千裏,就是五百裏都要換上幾匹好馬才能在一天之內趕到。”
“各個戰場到這裏,沿途一個驛戰都沒有,中途根本無馬可換,跑上兩天也未必能走出五百裏!”
“朕在這裏的一道命令,要用上四、五天才能到達前線,若是如此指揮作戰,再多的兵馬怕也要打光了!”
“朕隻是給老策棱調撥了人馬,分派了差事,並且保證他的糧草軍資。”
“朕隻要他把仗打勝,至於這仗如何打,那是你們的事,朕不操那份閑心。”
“兵者,詭道也!老策棱深知自己責任重大,刻意隱瞞了作戰意圖,以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身為前敵主帥,有專閫之權,這本就是他職份內的事,何罪之有?”
布和聽了乾隆的話,感動的心中一陣酸熱,起身伏地叩頭道:“臣叩謝皇上不罪之恩!”
“起來吧!”乾隆又道:“這屋中隻有我們三人,李侍堯身為兵部侍郎,又是朕的心腹之臣,斷不會將此事泄露出去。”
“開戰的日期朕已經差人去知會策棱了,你回去後就寫信給他。”
“告訴他,就說是朕的話,先打哪裏,後打哪裏,如何打法都由他自己做主。”
“你的六萬人何時開拔,開往何處,如何與策棱的人馬協同配合朕也不幹涉,你出發之前也不必來辭,隻差人知會李侍堯一聲即可。”
“告訴老策棱不要顧慮太多,隻情一門心思的把仗打好,朕等在這裏為你們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