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南北雙玉(1 / 2)

爆竹聲聲,焰火滿天,北京城在一片喜慶祥和的氣氛中迎來了乾隆九年(1744年)。

除了除夕和元旦的一些禮儀、賜宴、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賀外,乾隆也終於有了十幾天的清閑時光。

正月十六,各衙門開印辦公,按照製度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十日一次的叫大起兒(朝會)也改在這一天舉行。

正月十七,軍機上的王大臣們也照常進養心殿會議了。

“先說說西伯利亞和哈薩克那片地方劃定行省的事吧,”乾隆開門見山的說道:“你們在底下也議過了吧?有什麼大致的章程?”

“回皇上,”張廷玉道:“臣等已經議過兩次,大致的意思是這樣。”

“參照兩疆的辦法,這些地方暫行屯田製,這應該是沒有異議的。”

“西伯利亞與哈薩克這些地方地域遼闊自不必說,但人口稀少比起南北兩疆猶有過之。”

“沒有足夠的人口,若是劃出過多的省份,則必然要設置省裏及府、縣各級衙門,那樣很多的衙門就會無事可做,形同虛設。”

“而且這些又都是剛剛平定的地方,人心不穩,似乎應該少設行省,有利於政令統一。”

“待將來人口逐漸增多後,如有必要,再視情形予以拆分。”

“嗯,這說的在理,”乾隆道:“你先說說哈薩克那些地方該如何劃分?”

張廷玉道:“中玉茲地域遼闊,差不多相當於大玉茲、布哈拉和浩罕加起來的大小,臣等的意思是將中玉茲設為一省,將其他三處合並起來劃為一省。”

“此兩省東部各有一部分劃入北疆省,兩省與北疆之間及兩省相互之間都形成犬牙相製,這樣應該更穩妥些。”

乾隆聽了他的話,略思量了一下,一邊起身離座一邊說道:“來看地圖。”

訥親聽了,趕忙也起身,將牆邊早就準備好的兩卷地圖拿起來一卷展開在地上,又將牆角立著的木棍雙手遞給了乾隆。

乾隆手拿木棍在地圖上指點著,對圍攏過來的眾人道:“就依你們的意思,中玉茲巴爾喀什湖以東的地方劃歸北疆。”

“浩罕這裏以納倫河為界,納倫河以南劃入北疆。”

“布哈拉、浩罕和大玉茲合並為一省,至於與中玉茲的邊界嘛……”

他沉吟了片刻道:“不以原來中玉茲和大玉茲的邊界來劃分,幹脆就以錫爾河為界。”

“因為錫爾河西段以南有大片的沙漠,草木都難以生存,也沒必要犬牙相製。”

“這樣哈薩克這邊的兩省就劃出來了,朕說的這隻是個大概,咱們在這裏紙上談兵終究也不能落到實處。”

“命工部虞衡司派人去這些地方細細的踏勘,兼顧犬牙相製和便於治理的原則拿出劃界的條陳來。”

“皇上所言極是,”弘晝道:“既然界線劃出了大概,就該為這兩個省份命名了。”

“這事臣等也議過了,都以為這樣的大事,還是請聖意裁奪的好。”

“玉茲在哈薩克語中本就是地區之意,”乾隆道:“既然咱們把這地方劃成了上下兩個省,就幹脆仿效兩疆來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