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守製之爭(2 / 2)

“孔子曾說過: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孝經》中也有雲: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可見孝的根本在於一個‘敬’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光宗耀祖,揚名於世,不也是孝?”

“從孝敬雙親開始,繼而誠意事君,勤勞王事,最後成就自己的一番功業,忠孝兩全,以顯父母,這還是孝!”

“衡臣老相,朕說的可有謬誤?”

張廷玉道:“皇上說的自然沒有謬誤,朝廷重臣遇有丁憂,奪情辦差、守製起複的事情也很平常。”

“但皇上若是改了這禮法上的規矩,不分官職大小一律免了丁憂守製,隻怕普天下的官員會認為朝廷太過不近人情。”

“嗬嗬嗬,”乾隆輕笑道:“你說的那是禮,不是心!”

“朕敢跟你打一個賭,讓在京所有七品以上官員都來議一議這事,若是讚成的人多,就按朕說的辦;若是反對的人多,這事就作罷,如何?”

張廷玉也笑道:“臣自然不能跟皇上打這個賭,不是因為臣怕輸,而是因為君臣有別,臣不敢造次。”

“但臣還是以為,若是讓在京的官員個個都來表態,怕是沒有多少人會讚同。”

“嗬嗬嗬,是朕要和你打這個賭,你就是應了也不為不敬。”乾隆笑道。

“但若是像你那樣的辦法,讓人家挨著個的來表態,眾目睽睽之下,還不都違心的說假話?自然是反對的人多。”

“要想聽到真心話,必須要按朕的法子來才成。”

“敢問皇上,是什麼法子?”張廷玉道。

“也不必專門的興師動眾,就讓官員們用最平常的紙,在家中時便寫上對這事是讚成還是反對,不記姓名,也可以讓他人代筆。”

“下次叫大起兒時,在乾隆清宮門前立幾個大木箱,讓他們依次的從木箱跟前走過,將疊好的紙投進去。”

“相互之間也不許打聽過問,違者處分。這樣一來,紙上寫的什麼隻有天知地知,自己心知。”

“待朝會後官員們都散了,再讓人將箱子裏麵的紙都取出來,挨張的打開計數。”

“所有的軍機大臣在一旁監督見證,統計出是讚成的人多,還是反對的人多,則輸贏立現,如何?”

乾隆這個法子,一下子便把張廷玉將住了!

他在上書房和軍機處呆了幾十年,對下麵官員們的情形再了解不過了!

世上的人,尤其是混跡於官場的人,也包括他自己在內,哪個不是有好幾副麵孔?人前是一副,人後是另一副;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

朝廷向來都是官多缺兒少,在吏部記名候補的官員一抓一大把,張廷玉見得太多了。